张建勇作为新北汽集团董事长的首次公开亮相是在小米汽车大会上。 2024年3月28日,他和雷军邀请的其他几位汽车公司代表——“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斌、小鹏、李想,以及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汽车集团,联手支持小米汽车。

有人羡慕,有人嫉妒,有人爱恨,但无论怎样,从小米汽车到雷军,在那场现象级发布会成为可以载入史册的经典案例之后,张建勇被外界所熟知。其他方式。

此前一天,3月27日,北汽集团正式发布公告:“北汽集团召开干部大会,根据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任命张建勇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姜德义将不再担任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职务。”

当天,在空缺五个多月后,国有汽车企业东风公司迎来了新任总经理周志平。 尽管舆论界更多关注后者,但北汽集团新任董事长却保持相对低调。

2020年7月,56岁的金隅集团董事长姜德义调任北汽集团董事长。 此后三年零八个月,姜德义低调推动变革——聚焦整车主业,明确主阵地,坚持有所为、不有所为,解决非主业、历史问题以及限制效率和效果的因素。 待减法履行“强化自主、建设强北汽”的时代使命。

在此期间,北汽集团推进扁平化管理改革。 调整组织架构,建立独立专班,选拔激活年轻干部,形成研发、采购、制造、营销服务全价值链一体化运行机制。 重构品牌架构,打造吉虎、北京两大品牌运营体系。 重构研发体系,打造首都汽车产业科研新高地。 推动科技创新,让北汽在新赛道上领跑。

姜德毅任职期间,北汽集团年销量、营业收入以及在国内汽车集团中的排名为:190万辆汽车、4900亿元,2020年第6位; 172.3万辆、4817.6亿元,2021年排名第8,2022年为145万辆、4507亿元,排名第7; 2023年为170.8万辆、4803亿元,排名第9。 由此可见,近三年来,北汽集团的销量和排名一直在波动。

张建勇对于北汽集团并不陌生,而是一位在这里工作了20年的北汽老兵。

公开资料显示,张建勇出生于1976年,拥有北京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 2003年加入北汽集团,历任北汽控股资产财务部经理助理、副经理、经理。 2010年至2015年历任北汽集团财务副总监、北汽集团财务部部长。 2013年至2014年兼任北汽国际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17年晋升为北汽集团副总经理。 2022年11月调任北京市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直至履新。

从张建勇的职业生涯来看,他执掌北汽集团有四大优势。

首先,70后肩负着重要的责任。

尤其是在新车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执掌北汽集团的压力和挑战可想而知。 一方面,国有汽车制造企业都肩负着发展自主品牌的重任,北汽集团也不例外。

2024年工作会议上,北汽集团明确了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方向,全面推进自主发展、基础管理、改革创新、合资合作、从严治党五项重大举措。 做优做强、稳住合资板块基础”是当务之急。 然而,发展自主品牌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 它需要最高领导人做好多年艰苦奋斗的准备。

另一方面,北汽集团需要稳定的领导团队。 客观地说,姜德义是从建材行业跨界到汽车行业的。 首先,他对自己出生的地方不熟悉,其次,他对这个行业了解不多。 在这种情况下,他能够在推动改革的同时保持北汽集团的稳定发展,值得肯定。

但留给他的时间太短了,不到4年他就辞职了。 面对13万员工、产业链如此复杂的集团公司,光是熟悉业务、了解干部都需要时间,更不用说回到公司了。 要因地制宜、因时推进改革,把合适的干部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四年之内根除疫病显然是不可能的,这或许是他的遗憾。

现在,对于张建勇来说,年龄已经不再是问题。 他能够从长远的角度进行企业调整和战略布局,完全可以放手一搏,打造真正的新北汽。

第二,他是老北汽人。

几乎所有关于张建勇新任的报道都将其概括为回归北汽。 从2003年到2022年,他在北汽集团工作了近20年,非常熟悉北汽集团的上下——包括领导层、业务架构和财务状况。 因此,他可以很快进入角色,而不必重新考察和适应。 新车的竞争已经变得如此激烈。 前面有拦截者,后面有追击者。 所谓人群在等你。 时间窗口转瞬即逝。 如果你抓住了机会,你就可以抓住机会。

第三,资金背景。

张建勇的经历大部分与金融有关。 甚至在担任北京市国资委副主任期间,他也是分管投资的。 因此,他对项目管理和资本运作相当熟悉。 据媒体报道,他参与过北京奔驰轿车、克莱斯勒轿车、萨博知识产权、威格尔变速箱、英纳法天窗等多个项目。 可以预见,他在北汽集团整体改革、资本运作方面大有可为。

四是低调、年轻。

对于张建勇,北汽集团前高管评价:“他为人正派、低调,有人说他年轻成熟,大家都欢迎他。” “大家都熟悉他、崇拜他、喜欢他。未来北汽的决策至少应该是科学的、公正的、走群众路线的,而不是只言片语,很容易导致极端行为甚至滋生腐败的情况并非从未发生过……”

即便如此,张建勇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首先,纵观他的简历,张建勇的缺点同样明显——他从未直接领导过公司的生产经营。 因此,组建一支优势互补的新管理团队至关重要。 据悉,北汽集团总经理张锡勇已到退休年龄,继任者尚未公布。 北汽集团的当务之急是组建新的管理团队,形成领导班子核心,解决潜在亏损、新能源、各地投资等历史遗留问题。

二是完善合资板块业务。

在这方面,前任蒋德义做了部分工作。 2021年12月,北汽集团增持戴姆勒集团股份,由5%增至9.98%,成为戴姆勒集团第一大股东。 2022年3月,北汽投资与北京汽车旗下现代汽车共同向北京现代增资约60亿元,双方各增资30亿元,以缓解合资公司经营困难。

接下来,如何推动股东共识落实,更好地适应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让北京奔驰继续充当营收和利润的“压舱石”,让北京现代成为新能源汽车的“压舱石”。 “坐山石”实现销售规模化,将成为张建勇的重要任务之一。

现实情况是,北京奔驰和北京现代都面临着增长乏力、利润下滑的局面。 作为利润牛,北京奔驰的营收一度占到北京汽车总营收的85%。 但2023年,北京奔驰营收同比下降9.4%,税后利润同比下降17.8%。

北京现代自2016年以来销量一直下滑,虽然2023年销量企稳回升,达到25.7万辆,其中出口1万辆,但2025年将恢复到50万辆,并实现燃油车全混合,达到30万辆,纯电动汽车产销20万辆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是推动自主事业和新能源业务发展。

2023年被北京汽车称为全面焕新元年。 据北汽集团介绍,其独立业务围绕“品牌战略、技术品牌、用户生态”展开品牌更新三部曲。 围绕用户“家庭、户外、趣味”三大核心需求,布局“悦野、悦鹿、“悦极”三大产品系列,并采用统一、更新的品牌标识。

在种种情况下,张建勇被推到了前台。 尽管情况不容乐观——多年来自主创新不够、“禁燃令”下达过早、新能源走了弯路,但​​北汽集团仍有一定实力。 这种实力体现在技术和人才储备上,比如在三电(电池、电芯、电控)、氢燃料、智能网联、整车架构等领域的积累和突破。 如果张建勇带领团队反思后重新出发,赶上汽车新潮流浪潮,推动企业整体改革,北汽集团仍有希望扭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