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突破小鹏G6
面对新能源的红海,BBA在国内市场呈现小幅下滑的态势,而韦小力也面临着重重围攻。 如何突破并前进,是一个需要大家动脑筋回答的问题。
去年,“韦小礼”这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新势力品牌,无论是口碑还是销量都持续动荡。 其中,小鹏汽车因年初销量下滑一度成为行业焦点。 当时,继小鹏P5、P7、G9之后,中型SUV小鹏G6成为全村人的希望。 这款车也成为20万元级别中为数不多的与特斯拉Model Y竞争的车型之一。
事实上,对于小鹏G6来说,其外观设计在上市之初就饱受争议。 从以往的传统车企和新晋大品牌来看,主流车型基本都会选择比较大众化的造型。 轿车以轿车为主,SUV则大多类似传统的方箱造型。 只有在拓展细分市场时,才会推出“补缺口”的两厢、旅行、轿跑SUV等符合细分市场需求的车型,重点火力全覆盖。
或许是因为现在新能源车企太忙了。 如果他们想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如果不拿出一些独特的东西,真的很难赢得一席之地。 小鹏G6就是这么标新立异。 它自己的重量级车型采用轿跑车和SUV的风格设计。 要知道宝马和奔驰都有足够的品牌力。 这两家公司的X6和GLE Coupe依然是个性化的主打产品。 不过萝卜和白菜各有各的优点,外观喜好因人而异。
G6的外观线条圆润到底。 我个人觉得它很时尚、不落俗套,但总觉得有点太用力了,太注重年轻消费群体的诉求了。 前脸灯带和分体式大灯的设计是小鹏家族风格,极具辨识度。 侧面车顶线条似乎是从B柱向下延伸的,但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车顶经过了颜色编码,以突出轿跑车风格。 事实上,后车顶并没有下滑太多。 这个设计结合得非常巧妙。 造型与实用性。
尾部处理非常干净,贯穿灯条与圆润造型的融合,继承了小鹏一贯简约的设计风格。 为了凸显其轿跑车风格,可升降的电动尾翼是必不可少的。 它足够大,足够吸引人,但选装后会挡住本来就很小的后窗的视线。
如今,新能源纯电动汽车的内饰设计趋于同质化,尤其是新势力品牌更愿意将内饰设计成简约、冷峻的风格。 他们对当下的审美和成本控制有着非常精准的把握。 提供的三种颜色中,类似黑白色和蓝灰色的两种组合非常有档次,而纯黑色则显得保守一些。 然而,前两种颜色需要日常更仔细的维护。
中控的造型采用了对称的做法,中间是一块14.96英寸的中控屏。 显示清晰度高于平均水平。 该车采用2023年车规级旗舰高通骁龙8155芯片,搭载Xmart OS 4.0车载智能系统。 主界面以导航为主,屏幕左侧最靠近驾驶员的位置有常用的卡片和设置栏。 这与鸿蒙动态壁纸桌面设计不同。 风格比较特斯拉,有一种严谨的理工男形象。
G6的乘坐空间表现并没有明显的劣势。 尽管它的设计像轿跑SUV,但它也采用了视觉差异化的设计,为前后排提供了充足的头部空间,在这方面并没有让消费者失望。 作为一款纯电动中型SUV,腿部空间的优化现在已经很到位了。 2890毫米的轴距足以满足大多数身高乘客的需求,但对于各个厂家来说还是太长了。 竞争车型现在将轴距加长至 2900 毫米或更长。 行李厢空间为571升,比竞品更大。 座椅折叠后的扩展空间一般,车内储物空间也有点小。 在配置布局上,G6其实也展现出了诚意。 全系列几乎配备了舒适实用的配置。 续航不同的Pro和MAX版本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有激光雷达,能否实现自动变道辅助、坡道自动进出以及Urban NGP自动驾驶辅助系统。
以智能驾驶辅助为特色的国内恐怕也只有小鹏一家了。 这也是G6和小鹏家族的最大亮点。 国内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发展迅速,默认一线品牌为小鹏、华为。 在尝试了两个品牌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后,我个人更喜欢小鹏。 开启高速NGP后,G6从匝道驶入高速车道,平稳平稳。 当遇到慢车时,它可以轻松掌握变道时机,同时为后面的车留出足够的安全空间。 相反,华为的策略更加激进,车辆加速更快,变道更加激进。 整个过程让“经验丰富的司机”很难安心放松警惕。
G6城市NGP策略摆脱高精度地图的限制,利用摄像头、激光雷达等视觉感官,实现路口等待红绿灯、自行转弯等自动驾驶辅助。 整体来看,G6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已经达到了高端标准。 无论是在正常路况下行驶,还是应对各种路况,都能够相对轻松应对,让驾驶者游刃有余。 放心地交给他。 当然,我个人建议不管是哪个品牌,还是以使用高速NGP为主。 城市复杂路况对NGP的要求还是太高,大部分时候还是自己接管比较靠谱。
至于驾驶体验,G6虽然采用轿跑SUV风格设计,但双电机四驱可在3.9秒内完成百公里加速,单电机加速也可控制在5.9-6.6秒,但它不是一款运动型汽车。 汽车模型。 高重心、两吨重的车重,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刹车和悬架,都体现了它是一款具有运动外观的家用车。 给大家造成的误解可能是因为减震处理更硬,路感更清晰。 这样的调校对于喜欢驾驶或者年轻的消费者来说是非常顺心的。 他们不希望自己的车更像是“偷爸爸的车”。
2024年对于国内市场的所有车企来说都是一次考验。 不断卷入,如何才能脱颖而出? 产品本身固然重要,但数量增加后如何保证“品质”将是持续积累口碑的问题。 面对传统品牌的售后网络,新晋实力品牌将如何反应,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