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与智己的300回合大战中,小鹏依靠降价生存。
小鹏汽车正在通过降价来缓解竞争力下降的情况。
在小米汽车与智己汽车大战第300轮的时候,小鹏汽车突然正式小鹏小鹏G6限时优惠价17.99万元起。 这是自推出以来的第三次降价。 这也意味着一体式、高端智能驾驶车型上市。 价格已经降至18万元以下。 除了最低价版本外,G6其他车型也降幅在2万元左右。
从行业来看,小鹏汽车正在通过降价来缓解竞争力下降的情况。
去年,小鹏汽车开始刮骨治疗伤病,但效果并不显着。 近日,小鹏汽车公布了最新的交付数据。 今年3月,小鹏汽车累计交付新车9026辆,环比增长99%,同比增长29%。 然而,看似增长的销售数字背后却隐藏着隐患。
今年3月,小鹏汽车销量落后于文杰、理想、蔚来、零跑、极氪等造车新势力。 今年一季度,小鹏汽车月销量连续三个月未突破万辆。 从具体车型来看,今年一季度小鹏汽车交付的2.1万辆新车中,X9占比超过36%,而P7i、G6、G9销量仍不理想。
销售业绩平庸的背后,小鹏的竞争对手却在突飞猛进。
业绩与销量面临双重压力
3月28日的小米汽车SU7发布会上,立德、蔚来、小鹏、长城汽车、北汽集团负责人出席活动。
在两个小时的发布会上,雷总在各项配置的介绍中流露出一种“拳打保时捷、踢踢特斯拉”的信念感。
事实上,目前市场上与小米SU7定位相同的纯电动中大型轿车车型已有30多款在售,热门车型的价格区间普遍在15万-20万元区间。
也就是说,小米SU7自发布以来,就不得不面临各方的围剿。 竞争机型包括新款极氪001、极氪007、小鹏P7i、鸿蒙智能联盟旗下的智界S7、 E8,甚至还有与小米SU7争夺市场的阿维塔12或蔚来ET5等机型。 一个强大的球员。
微妙的是,3月25日,小米汽车发布会前期,小鹏汽车发布了小鹏P7i 702 Max鹏翼版,售价24.99万元起,因此有网友戏称,在发布会开始时频频批评雷军。 价格公布后,点头微笑的小鹏就消失了。 网友调侃他回去调整系统了。
然而在商业上,虽然他和雷军是多年好友,但看到小米的强势表现,难免让小鹏感到惊慌。
毕竟,经过一年的疗愈,小鹏汽车依然没有恢复元气。 这在2024年3月19日发布的2023年第四季度财务报告和2023年年报中清晰可见。
从整体业绩来看,毛利率表现应该算是本季度财务数据的最大亮点。 小鹏汽车第四季度毛利率为6.2%,扭转了前三季度毛利润负的局面。 毛利率的改善主要得益于汽车业务的增长。
去年第四季度,小鹏汽车累计交付汽车60158辆,创下单季度交付新高。 销量主要来自小鹏三款主力车型:G6、G9和P7i。 汽车毛利率(即汽车销售毛利或亏损占汽车销售收入的1%)。 百分比)也从上一季度的-6.1%逆转至4.1%。
可见,小鹏汽车已逐渐走出毛利负的阴霾,而且这种改善具有一定的可持续性。
小鹏汽车目前在售的车型包括2024款小鹏G9和今年1月发布的MPV产品小鹏X9两款中高端产品车型,肩负着提升毛利率的重任。
从中长期来看,小鹏透露,小鹏汽车与大众已经开始联合采购,预计今年将开始获得部分平台和软件服务收入,这或将带来毛利一定的提升利润。
尽管整体毛利率水平有所回落,但小鹏汽车仍处于亏损状态。 2023年第四季度净亏损为13.5亿元人民币,较上一季度的38.9亿元人民币收窄。 全年净亏损达103.8亿元,较2022年增加12亿元,亏损同比扩大13.6%。 足以想象2022年底的危机给小鹏汽车造成的重创,尽管小鹏进行了多次组织架构调整和业务变革,也很难迅速“止血”。
不过,随着去年四季度的加速,小鹏汽车现金流紧张的状况得到缓解。 截至2023年12月末,小鹏汽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限制性现金、短期投资和定期存款为457亿元。
但小鹏面临的严峻形势已经摆到了桌面上。
小鹏还在补课
近一年来,小鹏汽车组织机构变动频繁,包括销售体系、汽车动力总成中心、造型中心、自动驾驶中心、采购部等部门。
类似的调整还在继续。 今年3月,小鹏汽车两位联合创始人夏珩、何涛从“核心管理团队”成员变更为“终身荣誉”成员,彻底离开高管职位。
去年9月,小鹏亲眼目睹“小鹏上市公司2022年财报有12名高管,现在只剩下2名高管”。
至此,在一系列改革之下,小鹏汽车正式进入新时代。
在新任高管王凤英的带领下,小鹏汽车在多个业务领域进行了改革,尤其是在销售层面。 去年7月,小鹏汽车推出“木星计划”,放宽经销商加盟授权,小鹏汽车部分直营店已转让给经销商。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小鹏汽车销售门店达到500家,覆盖181个城市。
小鹏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小鹏汽车2023年完成一轮渠道升级,淘汰了130多家底部门店。 同时,通过“木星计划”引进160多家优秀经销商合作伙伴,新增覆盖40个低线城市。
面对日益激烈的价格战,小鹏汽车也求变,开始向经销商施压。
据悉,小鹏汽车已开始要求经销商预留库存,每月向小鹏汽车采购目标销量一半的车辆。 小鹏汽车回应称,“半个月的库存是为了更快交货,提高效率,让经销商有车可卖。” 并称这是小鹏汽车“直销+分销”的创新混合模式。
显然,面对销售压力,小鹏汽车必须寻求变革,与经销商合作来提升当前的销量。 因此,要求经销商全力以赴卖车,或许是小鹏汽车要求保留库存思路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小鹏汽车还认为,半个月的库存减少只是为了提振销量。 经销商将这些汽车交付给用户后,他们将继续从整车厂购买汽车。
然而,今年以来,小鹏汽车面临的销售压力并未缓解。
面对年底新一轮的价格战,小鹏汽车也进行了多轮降价。 去年12月初,小鹏P7i车型最高优惠2.6万元,小鹏G9最高优惠1.9万元。 12月中旬,小鹏汽车宣布小鹏G6全系车型继续限时优惠1万元; 今年1月,小鹏汽车还宣布,购买P7i鹏翼性能版可享受5万元限时补贴,而昨天小鹏又推出了G6的限时折扣价。
这些降价策略似乎并没有给小鹏汽车带来太大的销量提升。 反而成为销量下滑最明显的生力军之一。
今年是小鹏汽车成立第十个年头。 小鹏的目标是交付28万辆汽车,比2023年翻一番。同时,业绩要翻一番以上,组织上要弥补一切短板。 运营必须向高质量迈出第一步。
但从目前的表现来看,小鹏汽车要实现上述目标难度很大。 因此,小鹏汽车对即将推出的第二品牌寄予厚望。
这个品牌旨在开拓更深层次的市场,而“体量”无疑是第二品牌的第一要务。 在小鹏看来,如果能用第二品牌进入10万-15万元价格区间的市场,小鹏汽车或许能获得10万辆以上的年销量,而且远不止于此。
但市场并不是蓝海。 10万-15万元的价格区间是竞争对手投入最多资源的地方。 2024年,该价位车型仅有比亚迪、吉利、长安、奇瑞拥有10款以上新车。
小鹏给出的策略是赋能智能驾驶能力。 小鹏第二品牌旨在打破“低价与智能”不可兼得的局面,以获得竞争优势,但问题是应用于低价车型的智能驾驶能力是否会大打折扣; 低价车型如何兼顾利润和收入? ,还在于智能驾驶对需求迫切的市场的吸引力。
此外,10万-15万元汽车市场的竞争核心在于成本控制能力。 在成本控制方面,小鹏汽车并没有明显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小米汽车的消亡,崇尚技术卖点和性价比的小米也将成为小鹏汽车的竞争对手之一。
面对今年更加激烈的竞争,曾经齐头并进的“韦小礼”走上了不同的发展轨迹。 “2024年至2027年,智能电动汽车淘汰赛将正式开始。” 小鹏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 但如何防止自己提前下场呢? 小鹏在第一年的淘汰赛中仍然要经历很多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