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广州第一一九期

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广州,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一街一巷都有悠远的故事,一砖一瓦都有隽永的记忆。《粤韵周刊》,与您一起领略这座城市厚重的记忆,领略两千多年包容开放的精神传统,领略绵延不绝的文脉书香;与您一起在历史的光照下,读懂今天,读懂广州,由此坚定文化自信。

策划/关雅文、周娴

出品/江永忠、许芳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忠安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高鹤涛(除署名外)通讯员卢庆雷、陈芃辰

五山街位于天河区中部,东与棠下相依,南与石牌、林和相连,西与兴华街相接,北与长兴、元岗相邻。既有浓郁书香,又是智慧高地。它连接天河商圈,入则宁静,出则繁华。镜头里的五山,有华工最多的石阶、农科院最陡的路、华农最长的坡、五山隧道最绕的弯……这里山水相依,钟灵毓秀,近百年前成为广州最早规划的“大学城”。书香氤氲近百载,这里走出了无数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如今的五山,犹如北京的五道口一般,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科教文化地标。

历史渊源郊外山丘清末营地

此地为何有“五山”之名?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所在地被五个山头环绕,中间形成盆地山塘,有“五马饮泉”之意;另一说是此地多山,以“五山”来泛指。

相比越秀山、象岗山等文化名山,五山的历史记载要晚得多。迄今为止,史志中较早的记载见于晚清年间。当时,这里曾是清末爱国将领刘永福的兵营驻地。

清末爱国将领刘永福驻营五山

五山是广州的一处高地,此地为何叫作五山?坊间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此地被嵩山、茶山、黑山、象岗山、凤凰山五个山头环绕,中间形成盆地山塘,有“五马饮泉”之意;另一说是此地多山,故以“五山”之名来泛指。

历史上的五山,曾为石牌村北的山地。据《石牌村志》记载,南宋咸淳九年(1273年),北方董氏从南雄迁徙到广州东郊一带,结茅定居,繁衍生息,渐成村落,称为董村。明代末年,这一带经济繁荣,人口昌盛,因周边曾有许多墓葬,留下不少石马、石龟、石鼓等石牌,人们干脆把这里叫作“石牌村”。石牌村范围很大,到民国初年还有耕地4800余亩,另有大小山岗、陂塘、水塘、荒地等,范围东至今棠下上社,南至猎德、谭村,西至林和村,北至长湴、岑村、上元岗一带。今天的五山一带,当时就位于石牌村的北部,还是一片远郊荒地。

与越秀山、象岗山等文化名山相比,五山见于历史文献的年代要晚得多。迄今为止,史志中较早的记载也只能溯至晚清。这里曾是清末爱国将领刘永福的兵营驻地,如今,华南理工大学内还有刘义亭、刘永福营盘碉堡遗址等,纪念这位将领。

刘义亭位于校园内梁山上绿草苍树之间,典雅精致,六角攒尖顶,6根圆柱上有异域风格的浮雕卷叶纹。亭中立有一块石碑:“本校校地为刘义将军营寨之遗址……”这是当时中山大学校长邹鲁所写。

刘永福营盘碉堡遗址在校园内,为圆形,外围青砖灰砂。这里原本有两层木阁楼,但历经岁月洗礼,木阁楼已无存,墙外还长满了茂密的榕树,远远望去,就像一个大盆景。

刘永福是深受人们敬仰的民族英雄。孙中山先生曾用“余自小即钦慕我国民族英雄黑旗刘永福”之语表达对刘永福的敬佩之情。刘永福去世7年后,孙中山将刘永福曾经的驻军营地选定为大学校区,培养人才,五山由此载入史册。

百年风华碧瓦朱檐书香萦绕

今天的五山-石牌一带,华工、华农、华师、暨大,彼此相连,五山小学、广州中学互为邻居,又连接天河商圈,入则宁静,出则繁华。广州市教育研究院郭海清副研究员表示,五山一带之所以成为教育书香之地,科研机构密集,大多源于近100年前广州第一个“大学城”的规划和建立。郭海清所说的“大学城”,就是20世纪初中山大学石牌校区。如今中山大学早已搬离五山,当初形成的教育理念继续在这里枝繁叶茂,开花结果。

孙中山选址东郊筹建“大学城”

20世纪初,孙中山力推国家建设,急需各种高学识的人才。他认为,“人才为立国大本”,人能尽其才,则百事俱举。而兴办教育是培育人才的关键,孙中山视“教育为神圣事业”。

当时的中国仅有十余所大学,且多为外国人创办的教会学校,广州的岭南大学就是其中之一。1923年12月21日,孙中山到岭南大学演讲。他说,见岭南大学规模宏大,条理整齐,感触很深。“广东省必要几十个岭南大学,中国必要几百个岭南大学,造成几十万或几百万好学生,那才于中国有大利益。”演讲后不到半个月,孙中山就着手筹备创办一文一武两大学府,培养英才。“一武”,就是当时的陆军军官学校,位于广州黄埔长洲岛,人称“黄埔军校”;“一文”就是国立广东大学,由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广东法科大学、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合并而成,原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校长邹鲁出任国立广东大学第一任校长。1924年11月,国立广东大学举行第一届开学典礼,孙中山亲笔题写“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训词,这也是今天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的共同校训。这句话出自儒家经书《礼记·中庸》,要求学子按“至诚”之本性修身,通过学、问、思、辨、行,养成君子品格。孙中山对这句话赋予时代新释,他倡导学生要学习“古今中外的知识”,独立思考,明辨道理,学成之后,要“专心做一件事”,致力于实现国家富强。

不过,当时的国立广东大学由多个学校合并而成,校区散落各地,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在今越秀区文明路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和广州鲁迅纪念馆一带,广东法科大学在今法政路天官里后街一带,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则在东郊。不仅管理不便,且这些校区大多位于闹市,不利于学生潜心读书。孙中山开始寻找新址办学。东郊石牌村北部五山一带,当时还是旷野,山岗起伏又不高,池沼荡漾而不浊,山水相依,地域辽阔。孙中山经过多次考察后说:“若加以合理之设计,则藏修息游,嘉惠学子不浅。”

“江河名川”汇聚师生爱国心

可惜的是,因当时财政匮乏等因素,孙中山毕生未能见到石牌校区的建设计划落地。1926年,为纪念孙中山,国立广东大学改名为国立中山大学。六年后,邹鲁再次执掌中山大学,他遵照孙中山所嘱,四处筹资,建设石牌新校区。

邹鲁请来著名设计师杨锡宗、林克明等人来设计中大石牌校区。这些设计者多有在海外留学的经历,如杨锡宗曾留学美国,林克明曾留学法国。人民公园、中山图书馆、市政府合署大楼等都是他们的杰作。石牌校区主体造型以中式为主,细部处理则常借用西式手法,巧妙自然。

华南理工大学校史馆内保留了当时校区设计的模型,建筑随山势而筑,整体恰似古钟,寓意警钟长鸣。学校内片区、山峦、池沼和道路,按其相对方位,以中国名山、大湖的名字命名,“使入本校者,悠然生爱国之心,即毅然负兴国之责”。今天,漫步在五山的大学校园,扬子江路、黄河路、珠江路、洪泽路、嵩山路、武当山路、贺兰山路、峨眉山路、黄山路等“路牌”时时映入眼帘。可以想象,那时,年轻学子每天在“名山大川”“大江大河”间读书学习、潜心研究,怎能不奋发向上?

五大学院建筑布局颇具深意

五大学院的空间布局也很有讲究。农学院位于钟的顶部,体现中国“以农为本”的理念,其他学院则在中轴线两侧对称布置,文学院和理学院居东,法学院和工学院在西。据说,这是体现了中国古代“左文右武”的传统礼制。从南向北,理学院、工学院居中,寓意国之臂膀;文学院、法学院在南端,与外界最接近,则寓意密切联系和服务社会。

这些建筑规模宏大、造型优美、装饰繁复,是今天天河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民国时期大型建筑群。位于华南农业大学4号楼右前方的石坊钟亭为六角攒尖亭,四周被树林包围,风景宜人。栏杆竖条之间有一木钟,旁边有一“大”字,寓意“中大”。当时的法学院楼现为华南理工大学西山东路12号楼。大楼门前的广场上有一个青铜日晷。日晷是中国古代的计时器,常见于皇宫殿宇前,在岭南地区较为少见。这座日晷修建于1934年,由岭南著名建筑师胡德元设计。因为日晷仪“形端表正”,当时的法学院师生倡议捐资建此日晷,以示法律的公正。日晷台基呈八边形,设计为三层,直径约1米的台座由绿、黄、红三色构成,上有祥云、寿桃等图案。台座下有四个由“中”字与象形文字“山”构成的平行状的图案。上面放置的日晷亦呈八边形,为青铜所造。

今天的华南农业大学5号楼是当时中山大学的“理学院生物地质地理教室”。大楼风格为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分为主楼和衬楼,主楼前面还有一个卷棚顶的歇山顶门廊。无论主楼、衬楼,抑或是前面门廊屋脊上的装饰都很精美。门廊两边栏杆望柱上的浮雕十分精致,檐下的彩绘古典雅致,正门门额上有“华南农学院”五个大字。

群星璀璨教育大家科技巨擘“负兴国之责”

1934年,石牌校区建成,除医学院仍留在今马棚岗之外,中山大学其余学院都迁往五山。自此,五山-石牌一带成为广州历史上第一个“大学城”,走出一大批“负兴国之责”的教育大家、科技巨擘。

今天华南农业大学5号楼校史馆内就展出了12位院士的生平故事,其中,排在首位的是中国稻作学之父丁颖。可以说,他是五山一带毕生奉献于科教事业的代表性人物,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中国人民优秀的农业科学家”。

“一门三院士”成就教育佳话

1924年,一艘巨轮缓缓驶向中国的海岸线,36岁的丁颖刚从日本的大学获得农学学士学位。他倚着栏杆,对着大海默默出神,思绪万千。

1888年,丁颖出生在广东高州的一个农家。21岁那年,他中学毕业,像所有身处时代洪流的年轻人一样,开始苦苦思索救国之路。不少优等生热衷报考文法商科,他却坚定地选择了报考农科。当时,广东每年都要大量进口大米。尽管深知学农务农的艰苦,但他坚定了学农救国的志向。

回国后,丁颖教书育人。他主张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教室不只是在学校里,还在试验场与试验田里。在《三十八年的回忆和感想》一文中,他这样写道:“古农书和农民的经验,不能完全满足编写讲义的需要和达到科学应用与生产的目的,于是我决心开展整套的稻作试验研究。”他变卖部分祖产,先后创建了6个稻作试验场,其中,石牌稻作试验总场就是今天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的前身之一。

教研产三结合,让这位教育家不断有惊世的科技产出。据华南农大校史馆资料,在中大任教期间,丁颖在学校附近犀牛路尾的水塘里发现了一种野生水稻,他将这种野禾命名为“犀牛尾”。在阅读大量古籍之后,他提出水稻起源于中国。1936年,丁颖将广东农家品种“早银占”与印度野生稻杂交,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千粒穗”品种,最大的稻穗有1400多个谷粒,震惊了世界。他还成功选育出世界上第一个具有野生稻基因的水稻新品种,并用中山大学的校名,将这个品种定名为“中山1号”。为此,日本农史学家渡部武教授在《中国的稻作起源》一书,尊称丁颖为“中国稻作学之父”。

丁颖的一生桃李满天下,中国两院院士黄耀祥、卢永根等都是他的学生,其中,黄耀祥因用人工杂交的方法在世界上最早育成籼稻矮秆良种“广场矮”,实现了水稻的第一次大幅度增产。卢永根的学生刘耀光也成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丁颖、卢永根、刘耀光,被誉为“一门三院士”,成就五山教育的一段佳话。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丁颖为代表的一大批教育大家、科技巨擘在五山这片土地上“负兴国之责”。后人用“丁颖精神”来弘扬他们的理想信念、为人风范。今天,丁颖礼堂、百年树人、教一雕像……在偌大的华南农业大学内,到处都是丁颖教授的印记。

无线电科学奠基者倾心育英才

今天的华南理工大学东湖湖畔,矗立着一座半身铜像——一个老者面容慈祥,目光睿智。他就是华南工学院(今华南理工大学)第一任教务长冯秉铨教授。20世纪50年代,本着“早出人才、快出人才”的原则,国家进行全国性的院系调整,中山大学迁往康乐园,华南工学院、华南农学院(今华南农业大学)留在五山原中大校址。冯秉铨留在了五山。他提出教育“一切为学生”“教育是一门艺术”的主张,为培养青年人才操劳一生。此外,他也是新中国无线电电子科学的奠基者之一。

在“老华工”的眼里,“冯秉铨”这三个字意味着一个传奇:他少年早慧,16岁连跳两级考入清华大学,又在北京大学读完硕士,25岁成为岭南大学最年轻的副教授,后在哈佛大学克拉弗特研究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曾被视作哈佛的学术新星。当时,有人给他开出每月400多美元的工资,在当时可谓优薪厚职。然而,他毅然回到祖国,当起了“教书匠”。他抱着“愿得英才三千数,高峰深处共研寻”的心愿,将“为青年的锦绣前程而操劳”当成座右铭,为培育英才倾尽心血。

冯秉铨根据实际情况,敢为人先地提出了“一切为学生”“教学目的是教懂学生”的理念。他认为,教学是一门艺术,要吃透教材理论,灵活运用新的题材和方法,激发学生主动性,而不是“廿年一本书”地讲下去。

1958年,冯秉铨主持成功试制华南第一台模拟电子计算机。《人民日报》随后发表社论,称赞其为尖端成就。接着,他又主持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俄汉翻译电子计算机”。

执教50年,冯秉铨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教育和科学事业,时任中国科协名誉主席的周培源教授将其誉为“士子楷模”,感染一代又一代的五山人奋勇向前。2010年,恰逢冯秉铨100周年诞辰,华工师生在他挥洒汗水的地方竖起铜像来纪念他。斯人虽已逝,但精神不息,激励不止。

五山成为工程师企业家摇篮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全国,创新型人才急缺。五山-石牌的高校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融入创新理念,为珠三角经济腾飞注入了智慧动力。“求实”“创新”成为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的孜孜追求。与华师一路之隔、素有“华侨最高学府”之称的暨南大学,创新因素也无处不在:它建立了全国高校中的第一个计算机中心,在全国首创“分流教学”……有人说,暨南大学撑起了广东新闻人才的半壁江山。

改革开放的大潮之下,这里孕育出一大批商界奇才,被誉为“企业家的摇篮”。早期最出名的莫过于“华工三剑客”——TCL总裁李东生、创维集团创始人黄宏生、康佳集团前总裁陈伟荣。20世纪70年代末,这三个年轻人考进五山华南工学院的无线电专业。毕业后,他们本来都有很体面的工作。后来,抱着“干一番事业”的雄心,黄宏生创立了创维公司,陈伟荣成了康佳的掌舵人,李东生将一家合资企业TTK“升级”为TCL。

“三剑客”拉开了中国彩电业兴盛的大幕。鼎盛时期,三家企业的彩电产量占据全国总产量的40%。李东生后来回忆说,华工的“笃行”精神成就了他的事业。

从五山-石牌高教区走出的商业奇才远不止“三剑客”。20世纪90年代,五山科技街在华师后门一带兴起,以贸养技,集聚了最早的科创人才,一时间风头无两。“北有中关村,南有五山科技街”的说法风靡。

1992年,从中山大学毕业的年轻工程师刘伟加入五山科技街的创业队伍,创办希望电脑集团广州分公司。当时的刘伟并没有想到,这家靠卖电脑起家的小店,今天能成为业务横跨七国的IT电子分销巨头以及轨道交通智能化龙头(广州佳都科技集团)。

从五山科技街延伸到邻近的科韵路,五山-石牌一带的创业沃土不断延伸。1997年,浙江人丁磊不顾家人反对,辞职南下广州,在科韵路创办了网易。这一时期,天河区诞生了联想、七喜、京粤电脑等巨头,也走出了京华网络、尚品宅配等后来在互联网细分领域发展的上市企业。如今,从天河北到五山路,在金山大厦、广州软件信息广场,新一代互联网人奋斗的身影仍随处可见。

新能源汽车领军人物多出于五山

在PC互联网时代,五山科技街附近的岗顶电脑城是华南地区最早最大的电脑装配销售市场。21世纪,互联网、新能源等风起云涌,五山-石牌一带依然勇立潮头。2004年,从五山走出来的李连柱、周淑毅、彭劲雄用IT技术打破家具生产传统模式,将软件公司孵化成家居产业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创办了广州尚品宅配。

也是在这一年,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何小鹏创办了UC优视,在全球首次将云端架构应用到手机浏览器领域。10年后,UC优视以约40亿美元卖给了阿里巴巴。何小鹏选择第二次创业,以工程师的思维进军智能汽车领域。2018年3月,小鹏汽车正式取得第一张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两年后,小鹏汽车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创下全球新能源汽车企业历史上定价估值最高和融资规模最大IPO纪录。

在一次媒体采访中,何小鹏说,工程师思维是他从华工汲取到的最佳养分:“华工校友是一群有工程师思维、务实精神的人。”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领域也活跃着从五山走出来的领军人,其中就有夺得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冠军的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负极材料璞泰来董事长梁丰。

鉴于五山的教育智慧高地以及科技创新素养,2022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环五山创新策源区”的概念。2024年的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更是三次提到环五山创新策源区,并将其与琶洲、环港科大(广州)、环大学城并列为四大科创区。据广州市天河区科工信局提供的信息,环五山创新策源区北至华南国家植物园、南至黄埔大道西,西至白云山、东至科韵路,总用地面积约28平方公里,区域内聚集5所高校,11家科研机构,16所职业院校,1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17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同时集聚9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6家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还有4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形成连片浓厚的创新氛围,向粤港澳大湾区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素质人才。

教育理念一脉相承

以生为本传承创新

教育兴城,城兴教育。近年来,整个天河区的崛起,也大大促进了这里大学教育、中小学教育的蓬勃发展。特别是中小学教育,全区已有8个教育集团,集团内学校45所,学生超过8.2万名,辐射范围达60%。更多孩子在这里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资源。

天河区中小学教育起步并不晚,创办于1919年的天河龙洞小学是当时番禺县最早兴办的四家国民小学之一。不过,作为广州市的一个新兴区域,天河区早期的教育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学校多以村子里的祠堂为教室。龙洞小学就曾设在南社璞庵祖祠内。如今的龙洞小学,从早期6个班级、100多人就读,发展到3个校区、近70个教学班、2900多名学生。学校以“每日一进步,厚实人生路”为校训,培养“知日新、行日新、德日新”的学子,见证了天河区教育的起步与发展。

伴随天河区的快速开发建设,以珠江新城为核心、涵盖天河北等地的天河中央商务区(CBD)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的第三个国家级CBD。曾经是广州“菜篮子”的天河区变成粤港澳大湾区的璀璨明珠,中小学教育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学校、新理念相继涌出。

2019年9月,广州市天河第一小学在原广州名校先烈东小学珠江新城校区等基础上成立,成为天河优质教育勃兴的见证者。

走进天河一小华穗校区,崭新的教学楼让人眼前一亮,教学楼中,音乐室、美术室、书法室、电脑室、人工智能室等一应俱全。教学楼旁摆放的两艘“木舟”以及操场上的海浪形舞台,让整个校园很有灵动感。这所学校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有明显的天河创新精神的印记。“办成一所具有天河风骨、广州气质、中华神韵、世界胸怀的一流学校。”在天河一小创办者、校长王晓芳心目中,自20世纪80年代建区以来,天河区以惊人的速度成为广州乃至全国的经济强区,背后蕴含广州人敢为天下先、大胆尝试的创新精神,这也是天河的气节和风骨。因此,天河一小就如同其名字一样,带着创新风骨,以向上、进取面向未来的心态,向着未来迈进。王晓芳希望这里成为一座森林,学生在森林里顺势长身体、长学问、长能力。她把这个愿望浓缩为“顺天致性,生生不息”八字,悬挂在她的办公室,成为天河一小的办学理念。

不管是百年学校,还是时代新秀,不管是高等教育,还是基础教育,在这里,教育理念一脉相承,在传承中丰富发展,以生为本,重在自主创新素养,共同培养时代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