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宏观来看,初步预测2024年将是新能源汽车极度内卷化的高峰期。 经过24-26三年的混乱,格局将确定,产能开始逐步出清,回归稳定状态; 上述结论的依据是,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接近40%,渗透率逐渐陷入停滞,油改电逻辑曲线平滑; 由于整体增量不足,剩余产能被迫走向海外或被出清; 产能方面,小米汽车获得最后牌照; 2023年,全国实际消化汽车保有量约26-2700万辆(含出口)。 目前总产能约为4300万辆,且仍在增长。 新产能将在未来几年内建成(包括小米的30万辆汽车)。 今年将有近40%的产能。 空转,这是难以为继的,末日已近; 对于小米汽车来说,我们认为需要考虑三个问题:小米汽车入局是否为时已晚? 小米有智能的能力吗? 如何理解小米汽车和人车家的完整生态?

01小米汽车入局太晚了吗?

特斯拉始于2003年,2008年发布第一款汽车产品,2012年发布第二款汽车Model S; 蔚来、小鹏成立于2014年; 理想成立于2015年; 从时间线来看,小米不仅比韦小立晚了近10年,还比极氪、问界等晚了三年; 与行业初期相比,市场对新玩家的容忍度较小,因此小米承受的压力是:首战即决战。 ; 小米造车时期是新能源汽车的最后窗口。 此时此刻,小米需要面临传统汽油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双重竞争。 竞争环境比往年更加严峻; 如果再拖一年,渗透率超过50%,换股带来的红利就更少了; 小米造车晚的优势:供应链成熟,系统稳定,国内供应链除整车SOC外大部分已自主可控解决;

回顾2018年特斯拉上海工厂签约的背景:2018年宁德时代上市,标志着中国三大电力体系自主建设完成,特斯拉获得进入中国的许可; 近年来,随着市场的发展,智能驾驶算法、补能基础设施等问题也逐渐得到解决。 小米产投近年来在汽车供应链进行多项投资,包括传感器、三电、收购驾驶技术公司深动科技(Tech); 供应链布局和整合已提前做好准备; 小米的逻辑:丰田起步于1937年,比福特晚了30年。 汽车是长周期工业产品,而电气化革命才10年,智能革命才刚刚开始(2023年7月NOA渗透率2.8%),小米造车有足够的空间; 总结:按照目前的市场情况,小米被困在末班车的最后一个座位上。 “自研保证产品实力”; 从产品上来说,SU7作为一款轿跑车,覆盖范围有限,主要作用是打造形象和品牌。 下一个型号将是覆盖范围更广的大众市场产品;

02小米有智能的能力吗?

座舱智能化方面:中国车企在座舱智能化方面百花齐放。 鸿蒙操作系统支持超级桌面与车载终端/手机协同,打造接近电脑的用户体验。 从理想汽车设计之初,我们就考虑了如何让苹果用户不敏感连接后,进一步增强理想座舱的交互能力; 小鹏汽车智能座舱最大的优势是全场景语音、无限通话、无需唤醒词等功能; 与国内新势力相比,特斯拉座舱的智能化水平已经落后; 小米座舱最大的看点就是 OS。 根据目前看到的功能预览,比如:摄像头通话,手机视频通话时可以将视频串流到车载摄像头,让对方看到车外摄像头的视角; 应用中继,当手机屏幕关闭时,车机上同步打开正在使用的应用等;

OS在手机和汽车的协同创新上达到了新的水平,并进一步扩展到其他物联网生态系统。 OS是唯一可以与鸿蒙OS竞争的车载系统,有着自己的优势。 其他品牌没有生态支撑。 总体落后一档; 高水平辅助驾驶。 截至2023年底,全球自动驾驶格局如下: L4公司结束:11月结束业务,持续10年,以亏损80亿收场; 其他人也落下了Argo AI,实际发起人并没有放弃自动驾驶的发展,而是将资源从L2++转向了新公司的AI; 就像通用汽车放弃了一样,福特认为太遥远了,就连敢于去火星的埃隆也没有兴趣。 用概率“来”的方法直接做L4是错误的。 持续投资是资本的深坑;

国内自动驾驶企业的情况也类似。 一方面一级市场无法筹集资金,另一方面人才流失迅速,资金链紧张,寻找主机厂作为供应商的机会越来越少; 从技术上来说,L4公司实施L2++并不是为了技术去中心化,而是从头开始; 特斯拉仍然是全球技术领先者:在功能方面,特斯拉落后于中国企业,自动泊车在中国已经成为一种现象,而特斯拉才刚刚起步。 感知特斯拉已经不再遥遥领先,甚至在某些能力上落后于国内; 从能力边界来看,国内最强企业尚未达到2020年FSD的水平; FSD 的设计考虑是全球性的,可以在任何地方驱动。 无需高精度地图,推送之初就覆盖了整个美国(部分地区因城市电车轨道未覆盖); 目前,该国仍处于开放城市无地图的状态; 在算法方面,主流是使用激光雷达来弥补算法上的缺陷。 ; 总体来看,中国领先企业正在快速接近FSD V11,但尚未达到;

V12是一个明显的分水岭:GPT给了自动驾驶行业很大的启发,从规则驱动转向数据驱动,是一种新的方法论,来自无尽的长尾和越来越大而失去视力的系统另一个的; Open AI已经证明了数据驱动的语言模型能力(目前还没有看到性能饱和,性能曲线还在向上增长); 但自动驾驶中使用的大型视觉模型尚未证明自己,由于视觉信息量较大,信息密度较低(可以将视频理解为时间轴上展开的几张图片),这对算法提出了新的要求,整个行业都在关注特斯拉是否能走这条路;如果特斯拉最终复苏GPT时刻,自动驾驶的新准入条件是:巨大的计算能力+海量的数据集+顶尖的工程能力;国内自动驾驶大军正在逐渐逼近天花板,第一梯队即将达到顶峰:在目前的技术方法论下,长尾永远无法被覆盖,领先企业的优势主要是工程优势,其中包括先发优势。并做得更多,而不是代际优势;

2024年,龙头企业完成对主要城市的覆盖后,它们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即无限接近L3,而且曲线越来越平滑,随着未来的进展,利润越来越小; 华为汽车BU拆分后,供应商也具备高水平辅助驾驶能力,L2++的博弈已接近尾声; 总结:小米汽车座舱智能化有望达到顶级水平,凭借生态和手机能力将与鸿蒙OS看齐; 自动驾驶尚在L3之前的时间窗口,小米有望挤入国内技术第一梯队;

03如何理解小米汽车和人车家整个生态

一是战略升级。 小米第一阶段战略是:“手机+IOT”,第二阶段:“手机×AIOT”(AI+IOT),第三阶段:“人、车、家全生态”; 小米正式将汽车纳入生态系统,与“人”和“家”同等重要; 在小米的叙事体系中,“人”等于需求,载体是手机,“家”等于智能家居中数百台终端设备; 人、车、家整个生态的核心本质是:共享同一个系统(),可以根据人的不同需求在不同终端之间自由转移; 而人们的需求被AI学习和掌握,并在小米生态系统中按需分发,这是一个全链路的服务体系;

小米对于大机型的思考方向:从实用出发,不做大机型; 将它们部署在设备端:避免与用户隐私发生冲突。 调用用户隐私数据并上传到云端的训练效果不错(比如调用微信聊天数据),但越来越不符合严格的规定,与用户诉求相悖; 轻量级:当设备和端的计算能力有限时,尽量使模型尽可能小。 目前有MiLM1.3B和MiLM1.3B两种型号; 那么,如何理解IOT业务的AI呢? 基于客户端,肯定比基于云更好:客户端更加个性化,客户端部署时更容易充分了解本地需求; 人工智能的本质是概率预测,在本地环境中,用户行为模式很容易发现,也更容易模拟。 ,且每个用户之间的差异非常巨大,端侧即为最优解; 端侧的挑战是低算力运行环境,除了手机和汽车外,大多数硬件的算力有限,在物联网系统中统一部署算力与汽车去MCU的路径是一样的。 它去除了多个小脑,统一了一个共同的大脑,并将任务分配给不同的终端。

Hyper OS已经成为人和汽车的全生态操作系统。 它由MIUI(手机系统)、Vela(物联网系统)、Mina(安全系统)、车载OS四大系统合并而成。 是“万物互联”的全覆盖系统; 可以理解为是一个跨端的系统,所有底层通信协议和接口都开放,支持数据和算力跨设备的流动; 算力流是指系统可以开放在SOC(维护生态系统)上,也可以开放在MCU上(可以非常轻量级,支持Posix/便携式操作系统接口),并且具有以下特点:每个独立设备都达到最佳性能(算力可转移) 跨端连接非常便捷(协议和接口) 成为生态大脑,为用户提供主动智能服务(AI能力) 跨端全系统隐私安全保护(端侧操作) ,不上传用户数据)坚持开放的生态系统(制定规则,欢迎生态参与者) Hyper是小米的跨端智能连接技术,负责小米设备的实时动态组网,实现设备间的协作和服务传递包括应用中继、通讯共享、跨设备摄像头、跨设备剪贴板、跨设备通知等子模块; “人车之家”的最后一块拼图是AI。

AI连接手机、汽车、机器人,多终端同脑。 这与特斯拉的想法类似。 AI通向物理世界,是小米生态的终极追求。 把身体放在AI上,目前最成熟的形态是四足,从到; 四足优于轮式,两足优于四足,双足人形是最终形态; 小米发布Cyber​​ Gear电机的思考:今年8月14日,小米发布机器狗铁蛋2(号二代),售价12999元,采用强化学习方法模拟3万只狗并行训练,支持手势交互、语音控制、人脸识别、AIoT联动、融合跟随、避障等功能,总算力为12个微型模拟器。 电机采用AI自主研发的平衡动态算法和AI多模态融合感知决策系统,运行速度1.6m/s。

同时,微特电机正在向业界发售,售价499元。 小米为何要自研电机? 目标直指机器人的核心技术之一:控制; 控制要求电机响应精度和运动精度较高。 例如,手指需要更小的电机和高扭矩。 这就是小米投入研发核心零部件的逻辑。 机器人是软件和硬件能力的结合。 仅具备软件能力的企业很难走到最后; 车载终端和机器人之间有大量的零部件和核心算法是通用的; 如何制造标准硬件,如何让软硬件高度耦合,莱、小米等Tes 公司实现的机会更大; 综上所述,回顾三个问题后,SU7定位为纯电动中大型轿跑车,性能对标保时捷,智能对标华为、特斯拉。 从好的方面来说,小米汽车是“小米”品牌升级过程中最重要的产品;

我们研究小米汽车业务的出发点主要是基于小米自身的能力,包括渠道和品牌的积累,以及隐藏的系统能力和研发能力; 小米本身就是最大的参考变量,市场和竞争对手本身已经打出了底牌,变化相对较少。 可以说,小米的竞争对手依然是小米。 在过去三年的竞争中,理想汽车脱颖而出。 最关键的是理想汽车系统中的管理、控制和效率能力。 在高度参与的竞争中,最大限度地减少无效资本支出,减少浪费和消耗,成功卡住了理想。与理想相比,小米拥有同样出色的系统能力和制造技能。 最后,我们初步的定性判断是,小米汽车成功的概率很大。 对于小米来说,汽车是纯粹的增量业务。 也是下一阶段的关键——人、车、家庭生态的彻底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