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加速交付,雷军称 11 月将提前完成全年目标
本报()记者卢晓 北京报道
小米汽车正在努力提前完成自己的年度交付目标。
7月19日,小米创始人雷军在个人年度演讲中透露,迄今为止,小米SU7已交付超3万台,预计11月提前完成全年10万辆交付目标。预计12月,全国将有59城,220家销售门店开业。
与此同时,雷军也想将雷厂长的标签贴得更牢。他当天还称,小米创业从模式创新开始,初期速度很快,但是根基不扎实,后来遇到很多挫折,到今天为止小米还在为这个“大亏”补课。
而随着小米逐渐加码手机、汽车等终端的生产环节,曾经以轻模式迅速起家的小米,正越做越重。
汽车加速交付
今年3月正式面世的小米汽车,一直在加快交付速度。
7月20日,一家线下小米汽车门店的工作人员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目前小米版本的销售情况最好,交付周期也最短,如果现在下单预计会在10月底交付,标配版的交付时间大概会到年底,而最贵的Max版本可能要到明年才能交付。
作为参照,一个多月前,小米汽车线下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小米汽车工厂已经开启两班倒,但交付最快的下单后,至少也要等待4—5个月才能提车。记者此前还了解到,今年6月小米汽车的月交付已超1万辆。
在小米汽车工厂加班加点背后,小米汽车有着庞大的销售目标。
今年5月,小米宣布了小米SU7全年销量目标为保底10万辆,冲击12万辆。这让其销售能力特别是汽车产能备受关注。而在7月19日晚的演讲中,雷军表示,小米汽车最初定下的7.6万台的年销量目标已经“是一个疯狂的目标”,“这将是能跟Tesla Model 3比肩的销量。这也意味着,扣除产能爬坡时间,月销必须达到1万辆;如果卖不出去,巨大的库存,将是灭顶之灾。”
事实上,在以手机起家的小米,于2021年3月官宣未来10年将投入100亿美元造车时,外界就格外关注它的动向。在这之前的一个著名失败案例,是同样先进入手机领域,再官宣造车的乐视。
7月19日,雷军在回忆小米造车过往时透露,小米造车源于遭遇“美国制裁”这个巨大冲击,而且在调研过程中蔚来创始人李斌和小鹏创始人何小鹏一直力劝小米造车。他同时复盘了小米在刚准备造车时的艰难局面:上市两年半的小米正经历从游击队向正规军转型,同时手机高端化刚起步;此外小米培养多年、寄予厚望的年轻高管周受资在这个节骨眼离职。
而对于如此烧钱的汽车项目为什么小米要坚持自己做,雷军当晚也回应称,当时造车很火,几家新能源公司股票暴涨,有几家投资机构给小米汽车开价估值百亿美元,但他深思熟虑后拒绝了。
“小米汽车还啥都没有,就估值100亿美元,而且花别人的钱造车,几乎零风险。这样天大的好事,谁能拒绝呢?”雷军说。他表示,拒绝原因在于造车周期很长,如果拿了别人的钱,想法就很难长期一致。而且,在小米内部造车,手机很多核心技术和研发资源都可以直接用。“我也非常清楚,造车难度很大,光靠我一个人肯定不行,所有部门必须齐心协力。”
供应链补课
小米汽车坚持想要自己做的另一个原因,还在于意图补上供应链这一课。
7月19日,雷军透露,三年多前很多人劝他赶紧出车,找家代工就可以了,千万不要什么事情都自己干。他表示小米汽车之所以没有这么做,是因为小米14年前创业就是从模式创新开始的,吃过大亏,“所以这次创业,一开始就下定决心,不走捷径,不收购,不代工,从核心技术做起,十倍投入,认认真真造一辆好车。”
据记者了解,小米近年来在制造业持续投入。
今年4月,雷军在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上的发言中曾提到,今年3月小米投资超过50亿元的汽车工厂落成,“工厂落成的时候我特别激动,以前有一些人经常诋毁我们是组装厂,因为我们一个工厂也没有。但今天我很自豪,终于可以被叫成雷厂长。”
此外,小米7月19日对外亮相的折叠屏新机就产自其位于北京昌平的新一代小米手机智能工厂。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这一年年产能达千万台的手机工厂于7月8日正式启用,也是小米今年继亦庄汽车工厂之后落地的第二个智能工厂。小米相关人士还告诉记者,小米昌平的手机智能工厂主要用来生产旗舰机。
自营工厂对于掌控供应链环节至关重要。 高级分析师Ivan Lam告诉记者,自营工厂一个相当大的作用,就是作为研发的后延和生产的前置,即研发过程中自营工厂可以进行各个研发阶段的小批量试产进行产品验证,同时大批量生产前一般情况下也要进行试产。
需要提及的是,不同于代工厂目前依然是小米包括整个手机行业的产能主力,小米汽车全部产自小米的亦庄工厂。此外,近日工信部官网披露的第385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新产品公示,其中出现四款“小米牌”纯电动轿车,而申报企业名称为“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作为对比,去年11月工信部发布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77批)中,“小米牌”纯电动轿车的申报企业为“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产品车尾标则为“北京小米”的字样。有业内人士在跟记者交流时认为,这意味着小米汽车已取得独立造车资质,在供应链上下游拥有更大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