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小鹏、理想和零跑相继公布财报及年报
吉利近期更新了极氪的美股招股书,蔚来、小鹏、理想和零跑也相继公布了各自的财报及年报。这些详尽的报告揭示了各大造车新势力的经营现状与发展特点,也展示了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应对策略与未来规划。
深入研读这些报告,我们可以发现:在2023年,理想在各项经营及人效指标上均表现优秀;蔚来与小鹏在研发和销售上的投入显著,导致亏损加剧;零跑则依靠经济型运营策略稳步前进;极氪尽管起步较晚,但在人均营收方面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其发展潜力值得关注……
经营指标:
理想之外,蔚来、零跑、极氪各有亮点
2023年,造车新势力的格局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全年营收来看,理想位居榜首,蔚来、极氪紧随其后,小鹏和零跑分列第四和第五。
理想凭借成功的奶爸车型定位和L系列车型的热销,实现了惊人的千亿营收和百亿盈利,一举弥补了前五年的累积亏损,跻身全球第三家实现年度盈利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之列。蔚来虽在2022年营收保持高位,但在2023年被理想反超,失去了领头羊位置。极氪自推出以来营收快速增长,已逼近蔚来。小鹏和零跑也分别实现了总营收的增长。
在交付量方面,理想同比激增182.2%,以辆的交付量成为“蔚小理”中唯一完成年度KPI的车企。蔚来、小鹏和零跑也在终端市场取得显著成绩,交付量都实现同比增长,而零跑首次超越小鹏,跻身至第三位。极氪的增速尤为抢眼,从2021年的6007辆猛增至2023年的11.87万辆,成为新势力中的黑马。
净利润方面,截至去年底,理想已经连续五个季度保持盈利状态,2023年净利润高达118.09亿元,远超其他新势力。与此同时,蔚来、小鹏、极氪和零跑仍在努力摆脱亏损,寻求突破。
理想在2023年售出了37.6万辆汽车,并实现了118.1亿元的净利润,这意味着什么呢?以比亚迪为参考,比亚迪虽然在同期售出了高达302万辆汽车,但其净利润仅为大约300亿元。这一对比数据说明:尽管理想的销量仅为比亚迪的八分之一,但在利润层面上,比亚迪仅比理想高出三倍左右,凸显了理想车型的盈利能力。
尽管蔚来和小鹏在2023年销量与收入均实现双位数增长,但亏损仍在扩大。小鹏全年净亏损额达103.76亿元,蔚来亏损额更是扩大至207.2亿元。不过,这两家公司在成本控制上的努力已初见成效,亏损增幅有所收窄。
综合经营指标来看,2023年,理想在营收、销量和利润上全面领先,实现了正增长。其他四家新势力则还没有走出亏损的泥潭,但也各有亮点,蔚来在营收和销量上表现不俗,极氪的营收增速仅次于理想,零跑凭借其亲民车定位成功跻身销量前三,小鹏的表现中规中矩,没有太多突破性的成果。
人员变化:
理想增速最快,新势力整体增幅收窄
截至2023年末,蔚来以32820人的员工总数领跑新势力车企,相较2022年增长了6057人。同时,理想随着销量攀升,人员规模也迅速扩大,2023年员工增速高达62.87%,总数达到31591人,直逼蔚来。极氪的员工数在2023年也有显著增长,从2022年的12955人增至16645人,新增员工3600多名,已超越小鹏和零跑。零跑的员工数在2023年为9314人,比2022年的8336人增加了978人。
与其他新势力车企不同,小鹏在2023年选择了减员策略,员工人数从2022年的15829人降至2023年的13550人,减少了2279个岗位,涉及研发、销售等多个部门。去年,小鹏进行了大幅度的组织机构调整,频繁的人事变动成为公司内部的常态,这也是小鹏精简机构、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益后所带来的结果。
细分来看,理想的研发和销售人员稳步增长,而制造领域的增速尤为突出,从2022年的4318人猛增至2023年的9551人,增速高达121.19%。这一显著增长部分得益于理想汽车北京绿色智能工厂的投产和大量招聘。但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理想ESG报告,2023年员工流失人数也达到了7023人,显示了一年内员工流动高达1.9万人。
零跑的生产员工在新势力中占比最大,但相较于传统汽车工厂50%的生产人员占比,造车新势力的生产人员占比普遍偏低。
总体来看,这五家车企的人才队伍虽然整体在壮大,但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人员增长的幅度在逐渐收窄。其中,理想的增速居首,蔚来和极氪紧随其后,小鹏有所收缩。
研发投入:
蔚来最领先,理想最有效
跨国车企的研发费用普遍维持在营收的3%-5%,而传统主机厂大约为5%,特斯拉2023年的研发投入占比也控制在4.1%。然而,五家新势力车企的研发投入远超这些比例,尤其是蔚来、小鹏和极氪均超过16%,凸显了它们在技术研发上的坚定决心和巨额投入。
从研发人员占比来看,五家新势力车企均超过20%,极氪、小鹏和蔚来更是超过34%,这一比例远超过传统整车企业的10%左右。这种高占比不仅体现了新势力车企对技术创新的追求,同时也增加了运营成本。
蔚来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尤为突出,研发投入占比高达24.15%,很可能是全球主流车企中最高的。其2023年研发投入达134.3亿元,且连续两年超过百亿,研发人员比重也高达34.19%。此外,蔚来还自主研发芯片、手机和电芯,展现了其在研发上的全面布局。
小鹏研发投入虽然没有蔚来庞大,但同样重视,其2023年研发投入为52.8亿元,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以及研发人员占比均位居第二。
极氪也非常重视研发,2023年研发投入高达83.69亿元,研发占营收比例为16.2%,位列第三;研发人员总量位居第二;其研发人员占比则高达44.62%,位居第一。极氪的研发团队由7427名专业人员组成,专注于软件开发和技术的研发人员占75.9%。极氪的主要员工集中在宁波和杭州两地,同时在瑞典也拥有一支800人的专业团队。这样的投入为极氪的快速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坚实基础。
理想的研发投入占比及研发人员占比在五家中最低。在早期,其智能化实力常被视为短板。但从去年开始,理想开始加大投入(有了更多的资金支持)。截至去年三季度,该团队人数已从去年的600人增至900人。理想正致力于弥补在人工智能和智能驾驶等领域的短板,以确保在这些关键领域保持竞争力。相应地,理想的研发投入也从2022年的67.8亿元增加到了105.9亿元,尽管仍然低于蔚来的134.3亿元。
李想透露,理想已经组建了四支专注于AI技术的团队,分别深耕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工厂和智能零售等领域,并计划在2024年底前将智能驾驶团队扩大到2000人,以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技术实力。
注:理想数据由往年人员职工薪酬费用占比推算而成;人均薪酬=人员职工薪酬费用/期末人数
以理想、蔚来和极氪为代表的三强,因为单车售价较高,其员工的薪酬也向豪华品牌看齐。理想研发人员虽然比蔚来近乎少一半,但其研发人均薪酬比蔚来高出近十万元。
值得强调的是,无论是理想还是蔚来,它们的薪酬水平均超过80万元/人,这其中不仅包含了基本工资,还有股权激励、社保福利等多元化的薪酬组成。这样的薪酬标准,不仅在传统汽车行业中具有显著的竞争力,吸引了大批的顶尖人才,即便是在造车新势力中,也无疑处于领先的地位。
尽管零跑一直自称为全域自研企业,但其相对较低的研发投入引起了外界的疑虑。数据显示,2022年零跑的研发投入仅为14.11亿元。然而,零跑的研发团队正是由其创始成员组成,这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其在研发投入上的不足。
综上所述,蔚来以高达24.15%的研发营收占比和连续两年超百亿的研发投入领跑,小鹏和极氪紧随其后,也非常重视技术研发。理想虽然在早期智能化实力被视为短板,但已开始加大投入,并计划扩大智能驾驶团队。零跑的研发投入相对较低,但其研发团队由创始成员组成。这些车企的高研发人员占比和高薪酬水平反映了他们对技术创新的重视,以及吸引顶尖人才的决心。
销售投入:
各家策略各有不同
通常来说,一个运营良好的企业,其销售、一般和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10%-15%。显然,蔚来和小鹏的管理费用占比(高于21%)明显高于行业常规水平,显示出它们在运营方面尚处于投入阶段。
蔚来特别重视用户体验,在研发、选址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投入巨大,这些都导致了其成本相对较高。同时,蔚来提供高标准配置和小众车型,这无疑增加了设计和宣传的成本。尽管如此,蔚来仍需探索如何在维持高品质用户体验的同时实现盈利。
为了降低成本,蔚来去年进行了一系列的组织架构调整,包括合并重复部门、取消低效岗位、削减或推迟部分项目投入,并在年底宣布裁员10%,预计将为蔚来节省20亿元的成本。但这些措施并未立即反映在财报上,2023年其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仍高达128.85亿元,居五家车企之首。
注:小鹏的运营人员未归入销售及营销人员
蔚来在2023年增加了5189名销售及营销人员,增速第一。尽管蔚来在2023年10月曾计划裁员3000人,但为了推动销量,销售相关部门仍在持续扩张。据蔚来CEO李斌透露,去年12月中上旬,销售顾问人数已达到5700人,仅在10月和11月就迅速招聘了约3000名新员工。到2023年底,蔚来的销售及营销人员从2022年的1.2万人增至1.7万人。
相比之下,理想在成本控制方面表现出色,其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占比仅为7.89%,远低于其他车企。理想在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和营销等各环节均保持业内领先的成本控制水平。理想在营销方面极为精打细算,除了李想本人作为KOL节省大量营销费用外,又跨界与不同机构协同营销,销售投入产出比高。去年理想的销售人员增速也超30%,广泛延揽空姐、奢侈品柜姐人才加入销售阵营。理想通过优化销售策略,实现了高效的销售增长。
小鹏2023年在销售端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去年王凤英加入了小鹏,很快在公司内部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她的主导下,销售团队经历了人员精简。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小鹏优化了销售团队的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并集中资源以更有效地推动销售业务的发展。
极氪则得益于吉利集团的赋能,在销售和管理方面获得了一定的成本优势,进而在保持精简人员规模(极氪的销售、一般和管理人员总数甚至不及理想和蔚来的一半)的同时,实现相对较高的人均薪酬,其销售、一般和管理人员人均薪酬高达34.71万元/人。通过吉利的支持和自身的精细化管理,极氪在控制成本和员工的薪酬待遇上实现了双赢。
注:理想数据由往年人员职工薪酬费用占比推算而成;人均薪酬=人员职工薪酬费用/期末人数
相对而言,零跑在经营策略上显得更为节俭与务实。无论是在产品研发还是市场销售方面,该公司都坚持采用低成本、低售价的方式,力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固立足。通过精细化的成本管理,零跑成功地将产品价格控制在相对较低的水平,这不仅吸引了大量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还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其市场份额。同时,零跑也没有忽视产品质量和服务,它们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优化,确保在提供经济型产品的同时,也能满足消费者的基本需求和期望。
综上所述,蔚来注重用户体验,在研发、基础设施等方面投入大,导致成本高,尽管进行了一系列降本措施,但销售成本仍然高企。小鹏在销售端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精简销售团队以提高效率。理想则非常注重成本控制,在各环节均保持领先的成本控制水平。极氪得益于吉利的赋能,在销售和管理方面获得成本优势,实现人均高薪与成本控制双赢。与此同时,零跑企业采取经济型经营策略立足市场。
人员效率:
理想、零跑出众,极氪后劲足
从人均营收来看,理想的营收增长主要是由于其单车售价较高,平均每辆车在33万左右;理想虽然拥有庞大的员工队伍,人数高达3.1万,但其人均营收却稳居榜首,甚至达到蔚来的约2.3倍。理想的人均营收不仅在中国车企中出类拔萃,更是有望与全球知名老牌车企相媲美,其人效已经超越了2023年的德国大众集团--364万元/人。
极氪则凭借精简的员工队伍与高效的运营策略,实现了人效的显著提升。由于能够充分利用吉利提供的平台资源,在生产、研发和销售等各个环节都实现了资源共享,这使得极氪的员工结构更加合理高效。2023年,极氪的人均营收表现尤为出色,达到了310.44万元/人,紧随理想汽车之后位列第二。
小鹏在员工规模上相比2022年有所精简,其人均营收比零跑、蔚来略胜一筹,显示了其在优化人力资源和提高员工效率方面的成效。
相比之下,蔚来在五家车企中员工人数最多,人均营收最低。这反映出蔚来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员工配置可能过于臃肿。因此,蔚来未来需要进一步审视并优化其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以及优化岗位配置,来提升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再看人均销量和人均净利润,零跑以人均销量15.48辆/人的优异成绩脱颖而出,甚至超越特斯拉2023年的人均销量——12.87辆/人。由于零跑的产品定价较低,平均每台车售价仅为11.61万元,这大大促进了销量,但也导致了其利润持续处于亏损状态。得益于其精简的员工队伍,零跑的人效在同类企业中名列前茅,显示出其员工的高效率和销售能力。
理想紧随其后,虽然其员工数量相对庞大,但得益于其强劲的销量,人均销量最终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与净利润的走势相吻合,仅理想实现了人均利润的扭亏为盈,展现出了良好的人均盈利能力。
小鹏的人均销量也不错,高达10.45辆/人。人员规模与营业收入的相适应,进一步体现了小鹏在人力资源管理和销售策略上的稳健。然而,小鹏的人均亏损高达76.57万元/人,凸显了小鹏在经营层面上的压力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蔚来的人均销量和净利润不容乐观。在净利润方面,蔚来2023年财报显示,亏损扩大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是在研发和基础设施上的持续投入,导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3.9%;二是销售、行政开支同比增长22.3%。面对这些挑战,蔚来需权衡研发投入、市场推广与盈利能力间的关系,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整体来看,五家造车新势力在发展中的战略和态势各有不同:
理想以低投入、高产出为特点,得益于L系列车型的热销、较高的单车价格,以及出色的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然而,其研发占比不高,未来发展的持续性有待观察。
蔚来和小鹏则处于高投入、低产出的状态,两者在研发、销售等方面的投入巨大,但尚未找到稳定的盈利点,导致巨额亏损,面临销量未能与投入相匹配的困境。与蔚来相比,小鹏的研发投入和相关开支较为节制,因此在人均营收和销量上表现尚可。未来,这两家企业亟需通过创新和精准市场定位来扭转局面。
零跑采用经济型经营策略,以低投入、低售价立足市场。尽管销量可观,但利润有限。值得一提的是,零跑在人均销量上表现出色,体现了员工的高效率。未来,零跑需在保持高效率的同时,探索提升利润的途径。
极氪在人均营收和销售薪酬等多项指标上与理想相近,在投入上与蔚来接近,单车售价又较高,整体表现较好。然而,可能受固定资产投入影响,人均利润出现巨额亏损。极氪需在保持市场优势的同时,优化成本结构,提高盈利能力。
在2023年的财报中,五家公司的业绩出现分化差异,行业淘汰赛节奏加快,依靠怎样的特质、能力才能够留在最终牌桌,不仅仅是一道关乎生存的难题,更是一次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深刻反思。未来,它们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若无法取得可观销量和利润,市场将毫不留情地将其淘汰。唯有不断创新、锐意进取,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