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赛力斯也发布了一季度财报,营收达 265.61 亿元,同比猛增 421.76% ,规模已经超过了去年下半年的总营收。同时,归母公司净利润达 2.2 亿元,同比增长 135.12%。

至此,华为与赛力斯双双实现了扭亏为盈。

销量方面,问界 1-4 月累计销量超过 11 万辆,同比增长达 27.7% ,反超理想,成为中高端新势力的新销冠,在榜单中也是增幅速度最快的。

目前在售的三款车型中,问界 M7 起到了基石作用,月销量能够稳定在万辆以上,M5 也正在逐渐回暖。

当然,更重要的是 M9 ,4 月竟然售出 1.5 万辆,超过了国产宝马 X5 ,创造了国产 50 万以上 SUV 的月销新纪录。

这也说明了一些问题,相比蔚来和小鹏专注纯电,主攻增程式的理想和问界,市场受众度更广,作为新车企,也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

但理想与问界不同的是,作为旗舰级 SUV 产品,问界 M9 搭载了诸多顶尖的黑科技功能,而且价格上也是竞争 BBA 等一线豪华品牌,销量能够刷新纪录,不仅证明了市场对于华为技术的认可。

也意味着智能化技术的领先性,正在为新车的产品竞争力,甚至是为溢价能力赋能。

含华量成为核心竞争力

从问界和阿维塔开始,华为在智驾座舱和智驾辅助领域的能力,正在逐渐成为核心竞争力的替代词。

虽然高阶智驾辅助的应用场景,还存在许多待确定的细节,包括责任划分、使用范围权限等,但在各类横评中,华为系智驾基本包揽前三甲,尤其是对于城区 NCA 和高速 NCA 两大领域。

高速 NCA 的应用场景接近类似封闭式道路,车辆需要接管的次数已经非常少,使用体验已经从可用升级到易用,大幅减少了长途驾驶的疲劳感。

更具说服力的是,海外车企为了提升智能化和竞争力,也在开始需要华为的技术赋能。

此前,有消息传出:日系三大车企中的一家,将与华为联合开发智驾辅助系统。第 9 代凯美瑞,因为搭载了华为语音识别系统,自称“国产全新凯美瑞,是全球最强的版本”。

不仅如此,其他搭载华为智能化技术的新车,也频频以“含华量”作为主要宣传卖点。

另一边,华为的“魔爪”也在向其他领域拓展,从问界 M9 上,我们可以发现,针对车灯、底盘等其他零部件,华为也在推出智能化的新技术。

像车外投屏、车灯图形显示等,也在为用户带来更多全新的使用体验。相比传统汽车的能耗、空间、稳定等基础需求,智能化的革新,其实也在探索着汽车的新形态。

市场层面,华为的品牌号召力也在升级,4 月,大家都在关注小米 SU7 的表现,但经过二次上市后,智界 S7 的表现也相当猛。

售出超过 0.45 万辆,紧追小米 SU7 的超 0.7 万辆,两者中间的差距并不大。

在 20 万级纯电轿车市场,销量突出的其实并不多,月均破万辆的汉 EV 和 0.8 万辆左右的极氪 001,基本就是天花板了,华为对轿车市场的破局正在进行时。

问界与蔚小理的背道而驰

在销量和盈利向好之后,问界与蔚小理的运营思路,也出现了明显的区别。比较能说明问题的是,在北京车展上市的新款问界 M5 。

此前 M5 和 M7 两款车起售价相同,但是由于 M5 的定位更低,因此很多朋友猜测:新款 M5 售价会进入 20 万以内,但结果完全不同,新车直接保持了原来的起售价不变。

同时,最近开启预售的问界 M7 Max 焕新版的预售价,也比现在的 Max 版贵了近一万元。

定价的策略说明,华为目前并不想,也不需要进入 20 万级的中低端市场,来提升销量,而是希望在 20-50 万级的中高端市场,增加话语权。

前段时间疑似问界 M8 的路试谍照,也被曝出。

而蔚小理则在统一关注下沉市场,其中,蔚来和小鹏,分别推出了乐道和 MONA ,主攻大众化消费群体。

理想这边先是 L7/8/9 三兄弟降价,然后又推出了 L6 ,首次进入 20 万级区间。

上下之间,也代表了各自不同的境遇。对于华为来说,智选车和赛力斯的扭亏为盈,证明华为走通了自己独特的造车之路,也会让后续的奇瑞、北汽、江淮等合作车企,更有信心。

另外,在智能技术的底层构架下,华为对于汽车市场的应用更广,就拿华为智行的四界兄弟来说,如果未来都能达到问界现在的规模,将会是相当恐怖的力量,销量甚至可以直接跟 BBA 掰手腕。

再加上其他技术的合作输出,华为布的这盘棋,远比直接亲自下场造车,业务范畴更庞大。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赛力斯单车利润为 1923.56 元,与特斯拉的 4.3 万元,还是有较大差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