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裁员10%,股价下跌300亿美元。 特斯拉怎么了?
2024年4月15日,马斯克致信所有特斯拉员工,宣布特斯拉将让10%的员工在全球范围内招聘,这意味着裁员、裁员、再裁员!
据凤凰网报道,一位内部人士表示,其他地方还不清楚,但特斯拉中国的裁员比例特别高,有的部门甚至可以高达50%。 不过,补偿非常高。 协商辞职后当天能离职的,可给予N+3,最后为N+1。 “广进计划”一经公开,就像一则重磅炸弹一样引爆了股市。 特斯拉股价当天大跌5.59%,瞬间缩水304.33亿美元,折算成人民币差不多2200亿元。 特斯拉“广州扩张计划”为何规模如此之大? 是什么原因?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解密狗。 在本视频中,解密狗将与观众谈论这些小问题。 一键连三键,火车立即启动!
马斯克说什么? 原话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简单来说就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他还表示,“大约每五年,我们就需要对公司进行重组和精简。” 特斯拉作为行业领头羊之一的国际巨头,从公司和股东的角度来看,马斯克的话也确实如此。 没有什么问题。 至少可以说,赔偿是符合法律法规的。 大公司很多复杂流程效率比较低,确实是客观事实。 不能说没有必要完善人员、简政放权,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和活力。 但关键是,自2017年以来,特斯拉已经进行了数次大规模裁员。 2017年裁员2%,2018年裁员9%,2019年裁员7%,2022年裁员3%。算上这一次,短短七年里已经裁员五次了。 为什么特斯拉总是大规模裁员?
解密狗个人认为,主要原因是特斯拉目前在纯电动汽车领域相当成功。 例如,2023年,特斯拉全球销量180.8万辆,成为当之无愧的纯电动汽车销量冠军。 尽管特斯拉在2024年开局并不顺利,比如德国超级工厂就因为环保人士的小动作而暂时停工。 生产中遇到了不少麻烦,运输也受到红海冲突的阻碍,但这并不影响特斯拉一季度销量38.68万辆,继续稳居全球第一纯电动汽车销量领先地位比第二名比亚迪多出8.67万辆。 此时,问题就更加突出了。 如果货卖不出去,卖不出去,裁员也是可以理解的。 那么货能卖掉为什么还要大规模裁员呢?
特斯拉财报显示,2023年,特斯拉销量同比增长38%,营收同比增长15%,但总毛利润同比下降15%,总毛利率也同比下降29%。 关键是,如果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算,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也同比下降了23%。 简单来说,2023年特斯拉的汽车仍然会受欢迎,但虽然买的人很多,但赚的钱却少了。 赚的钱少的原因很简单也很直接:车价下降了。
关于特斯拉调价的消息和次数太多了。 以我们为例。 Model 3的成交均价从2022年的29.6万元下降至26.2万元,Model Y的成交均价也下降了近10%。 5万元。 2023年这两款车型的交付量将占特斯拉总交付量的96%。 产品能够通过调价继续畅销,也就意味着“你叔叔还是你叔叔”,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还是可以挨打的。
当然,解密狗并不意味着特斯拉在卖了六七年后仍然拥有熟悉的配方和熟悉的味道。 它的部件肯定是不断改进甚至迭代的,但是改进和迭代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修复现有部件的问题,二是降低成本。 显然,降低成本是关键目的。 业内高情商人士给出的答案是,“在不影响功能的情况下,实现了极其简化的开发理念”。 不过,切割产品的成本显然有一个下限,而特斯拉已经非常接近这个下限了。 1月25日,马斯克在特斯拉全年业绩电话会议上表示,目前特斯拉现有特斯拉的成本已接近极限。 如果想要深挖这方面的话,肯定会更加困难。
既然没有办法轻易从产品上削减成本,也没有必要花很多钱改装升级来仍然保持热销,那么一些职位,比如一些研发职位、测试职位等,自然就被淘汰了。没有用。 如果把这些人都招进来,成本自然就下来了。 一般来说,产品还是有生命力的,不需要大规模的研发创新,因此可以精简人员,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如果你裁掉员工,以后如果需要他们怎么办? 特斯拉是一个黄金品牌。 到时候我们可以招募更多的人。 如果我们招不到足够的人也没关系。 我们必须“相信子孙后代的智慧”。 我们必须做眼前能做的一切。 我们首先必须招募更多的人。 公司无法支持。 闲人! 哎,很符合资本社会资本市场的运行逻辑吧? 所以解密狗才表示,正是因为特斯拉的汽车能够根据条件保持竞争态势,才进行了裁员。
这就引出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现在已经是2024年了,特斯拉的产品力真的没有问题吗? 为什么在基本没有什么大的改变的情况下仍然卖得那么好呢?
2023年,特斯拉在中国共销售汽车60.37万辆,同比增长17%。 看来降价确实起到了效果,不少人都真金白银购买了。 不过,乘联会数据显示,去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为喜人的38%,远高于特斯拉,说明其增速慢于整个市场。 这还是在特斯拉特斯拉调整价格之后,我们还对Model 3进行了小修,如果不降价,别说增长,下滑的可能性很大。
当然,国内新能源的发展速度太快了。 没有一家车企对此不感兴趣。 每个人都沉迷其中。 每个人都像烧焦的头一样。 特斯拉希望以自己的力量与之竞争。 ,确实有点过分了。 如今,与国内新贵相比,特斯拉在材料、动力、续航、空间、体验等各方面可以说是落后的。 就连其引以为豪的辅助驾驶,也遥遥领先于同行。 没有声音。 对于这一点,稍微关注过汽车的人应该都能认同。
比如小米SU7上市时,几乎整个发布会都聚焦在特斯拉Model 3上,不得不说,雷军是发布会的主讲人。 他的营销技巧确实是一流的。 连我这个混蛋都买不起。 有兴趣的人已经不止一次有下单的冲动了。 当晚,小米汽车APP爆满,创始版被抢购一空。 最近各种消息报道的销量也是非常喜人,虽然随着越来越多的人SU7开始交付并上路,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但这几乎是每个初生牛犊都必须克服的坎,这是完全可以预见的。
而“在世界的另一边,华尔街机构无情地下调了特斯拉目标股价”。 其中,德意志银行将特斯拉目标股价从218美元下调至200美元,摩根士丹利也将特斯拉2024年盈利预期下调25%,并发出特斯拉可能“亏损”的警告。 嘿嘿,有一种说法,这并不完全和小米SU7有关。 但总体来说,与国内新能源相比,特斯拉的产品力确实在下降。 毕竟其产品已经近几年停滞不前。 如果它已经下降了,为什么它仍然畅销全球?
解密狗个人认为,抛开次要原因,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是特斯拉具有先发优势。 过去,市场对新能源汽车,或者说汽车电动化的认识,都是建立在特斯拉这个先行者颠覆了老旧、转型缓慢的传统车企的基础上。 这是名副其实的屠龙者。 如果转型缓慢,产品无法提供,那么特斯拉将满足所有这些需求。 另外,很多人买特斯拉买的并不是车,而是那种敢为人先的与众不同感,或者是“粉丝”心态。 他们买的是马斯克的个人IP,甚至是技术变革。 对未来的自豪感和信念,或者说是一个拥有绝对科技实力的国家的意识形态光环。
以解密狗为例。 前段时间和朋友一起聚餐,当时小米SU7刚上市不久,电动汽车自然就成了茶余饭后的话题。 朋友问我,你觉得小米SU7好不好? 我说我们得等等看它好不好。 怎么可能经不起市场的考验呢? 关键是这件事与我无关。 我不是那个能承受得起的人! 有朋友问,特斯拉好不好? 我说反正我觉得还算一般。 这么说吧,就算你给我钱你不买,我也一定会买我们国产的新能源。 朋友这么说,我一开始也这么觉得,但是在一线城市大工厂工作的同学里,买车首选就是特斯拉。 特斯拉真的那么好吗? 都是小事,薄君一笑,但见管子里的豹子就看得清楚了。
二是特斯拉的海外竞争对手数量有限,实力也不是很强。 以美国为例。 我们的电动车根本卖不出去,更谈不上竞争。 欧洲虽然比美国好一点,但优势有限。 2023年9月,欧盟委员会对我国电动汽车是否应征收惩罚性关税发起反补贴调查。
这件事是法国挑起的,但德国却极力反对。 为什么? 法国汽车在我国的销量已经开始下降。 根据乘用车协会的数据,2023年法国汽车共售出77,792辆,几乎没有人感兴趣。 但德国车就不一样了。 很多人花钱买德国车。 全年共销售443.8万台,同比增长3.1%。 它们是2023年最受欢迎的海外品牌汽车。所以法国人不怕相互制裁,但德国人却害怕! 德国副总理表示,“对于法国来说,这不是问题,因为他们在中国市场上卖的汽车并不多。”
总而言之,华夏是我的大客户,说调查不靠谱也是不靠谱的。 如果有反击,我就是鱼,他们就是傻子。 我很迷茫也很迷茫。 最好尽快停止。 当然,仅德国并不算在内。 据路透社3月6日报道,欧盟委员会已计划启动从美国进口的纯电动汽车的海关注册。 这意味着车头数已经开始了。 一旦确定罚款,则按照车头数开始罚款。 我确实知道如何提前计划我的工作。
欧美发达国家一度是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坚定倡导者,意图在新时代巩固和扩大燃油汽车时代的领先优势,通过自由贸易赚钱。 当我们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取得快速进展时,我们发现自己在新兴工业革命面前处于弱势地位。 我们怕不赚钱就亏本,只好扭转政策,闭关锁国。 前面嚣张,后面畏惧,真是“想想就让人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