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没落,特斯拉正经历阵痛
作者|于宗申
编辑| 白雪
一场看不到尽头的战争正在中国汽车市场蔓延。
自2023年1月6日特斯拉大幅降价以来,中国汽车市场的价格战已经持续了整整15个月。
随着价格战的肆虐,汽车行业也充满变数。
去年3月,在一波降价潮引发的观望情绪中,中国汽车销量创下本世纪3月最低环比增速纪录。
去年6月,16家汽车巨头联名签署不降价承诺,随后被紧急叫停。
与此同时,威马、爱驰、天极、高合等多家车企陷入经营困境。 “4S店之王”广东永奥集团突然倒闭,不少4S店面临破产风险。
2024年一季度,价格战将继续加剧。
汽车行业利润率也从2023年的5%持续下滑至今年1、2月的4.3%,仅为2015年汽车行业8.7%利润率的一半。
在持续的价格战中,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重新洗牌。 就连发起价格战的特斯拉,也再次走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 4月15日透露,将裁员10%。
01
新能源普遍上涨,纯电力呈现小幅下滑
纯电动汽车的下滑将是2024年Q1新能源市场最大的变化。
2024年一季度,中国乘用车销量482.9万辆,同比增长13.1%; 新能源汽车销量176.9万辆,同比增长34.3%。
然而,在新能源普遍兴起的背景下,纯电动车型的销量却开始下滑。
2024年一季度纯电动车型销量102.6万辆,同比增长14.7%,与乘用车13.1%增速几乎持平,不到34.3%增速的一半新能源汽车。
与之相对应,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含增程式,下同)一季度销量74.2万辆,增速75.6%。
从销量占比来看,新能源纯电动车型销量占比持续下滑,从去年3月的73.4%下降至今年3月的60.4%。
增速与市场持平,意味着纯电动汽车快速增长的趋势已经消失,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将逐渐成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首选。
短期来看,一季度纯电动汽车销量增速放缓背后存在季节性因素。
一方面,春节假期期间,消费者在购车时会注重长途出行需求,而纯电动车型无法满足这一需求。
另一方面,冬季气温较低,纯电动车型的续航折扣率较高。 尤其是年初大范围的冻雨,暴露了纯电动车型的弱点,无意中劝退了一批潜在消费者。
长期来看,纯电动车型相对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优势逐渐消失是销量下滑的核心原因。
这种差异尤其体现在电池寿命上。 以跃跑C11为例,增程式版起步价14.88万,CLTC续航1110公里。 不仅比纯电动版便宜3000元,续航里程还长了595公里。
虽然极氪001和蔚来都推出了延长续航的纯电动版本,但距离成为主流解决方案还很远。
2023款姬氪001推出了千英里续航版本,电量为140千瓦时。 价格比普通版贵了10万。 该版本在2024年车型中被取消。 蔚来还推出了150千瓦时的续航里程电池组,但电池组的成本与ET5相差无几。 由于成本原因,目前只出租不出售。
对于纯电动车型,实际续航里程会因车速、温度等原因而有所减少,30%的折扣率较为常见。
同时,在当前充电速度限制下,增加电池电量必然会增加充电时间。
目前纯电动汽车最大的优势在于上海等超一线城市的免牌照政策。
随着新能源汽车在二三线城市的普及以及超一线城市车牌收紧,纯电动汽车如果不在续航、能量补充等方面有重大技术突破,短期内面临增长瓶颈。
02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企胜出,纯电动车企两极分化
新能源市场的整体走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车企的命运,但真正决定车企销量走势的,是车企面对变化时的决策。
根据16个主流新能源品牌的销售趋势,可分为三大类: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企取得全面胜利,销量普遍较去年Q1大幅增长; 纯电动汽车企业两极分化趋势明显。 有的车企通过性价比获得收益,有的则陷入销量下滑的困境。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企的全面胜利,一定程度上证明,在现有技术下,插电式混合动力作为过渡方案,在产品力和性价比方面都表现出了优势。
在20万元以下插电式混合动力市场,除了比亚迪继续占据主导地位,吉利银河、长安深蓝、长安启源也纷纷进入市场。
传统车企凭借规模优势和在发动机方面的积累,在20万元以内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市场占据绝对优势。 然而,高端插电式混合动力领域仍然是一个充满问题和理想的世界。
相比之下,理想汽车2024年一季度将重点放在纯电动MPV MEGA上,忽视了L系列的推出,经营节奏失误导致销量增长不及预期。
问世并不给理想喘息的机会。 从文杰新款M7的改款降价,到旗舰M9的上市交付,结合可全国行驶的智能汽车及其带来的流量,文杰销量迅速攀升,荣获最佳称号畅销品牌跻身理想新势力。
同时,文杰的成功也打破了“增程式车主较为保守,不关心智能驾驶”的刻板印象。 文杰的智能化体验也让纯电动车型的独特优势开始消失。
除了追问界限和理想之外,岚图还实现了销量的增长。
一方面,面向商务人士的MPV岚图梦想家拥有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和增程式三种能源形式,在MPV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另一方面,岚图新款Free的标准售价为26.69万,凭借性价比扭转了此前的颓势。
与火爆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市场相比,纯电动市场略显冷清,有四家车企销量同比下滑。
特斯拉作为最大的纯电动汽车公司,在经历了几年的快速增长后,销量出现下滑。 2024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在华零售量为13.2万辆,同比下降3.64%。
特斯拉销量下滑的核心原因是性价比较低。
2023年初,特斯拉Model 3降价3.2万至22.99万,引发中国市场价格战; 6月,为了在新车上市前清理库存,Model 3的价格甚至下调至22.39万,比2019年刚进入中国时的价格低了整整20万。
不过,改款Model 3发布后,价格上涨至25.99万元,目前价格为24.59元。
更重要的是,在价格上涨的同时,更新版Model 3的产品升级并不显着,参数远不如中国同价位产品,特斯拉FSD也一直无法进入中国。
在价格战的背景下,特斯拉逆势涨价自然会损失一部分销量。 类似的还有蔚来。
价格战以来,蔚来是少数没有完全降价的新能源车企之一。 它只是通过分拆换电权、降低BaaS租金来变相推销。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销量,但效果远不及有明显车企直接降价。
至于定位20万元以下市场的艾安和哪吒,一定程度上受到了20万元以上市场降价的影响。
比如,近5米长的比亚迪汉EV价格下降了3万元至17.98万元,一定程度上也会分流艾安、哪吒的潜在用户。
此外,网约车市场降温也是艾安销量下滑的原因之一。
除上述四家车企外,零跑、极氪、小鹏、英伟达、知己等多家纯电动车企(以纯电动销售为主)均实现销量增长。
其中增幅最大的是雷跑,其销售额比去年第一季度增长了两倍。
虽然力豹纯电动车型销量高于增程式车型,但主要销量增长来自于去年9月发布的增程式车型。
零跑汽车的销售构成中,零跑T03销量9433辆,起售价4.99万元。 售价在10万至20万元之间的产品中,纯电动与增程式车型的比例为7:5。 新增增程车型为零跑汽车。 提供额外 30% 的销量。
极氪、小鹏、艾维塔、智极四家纯电动车企销量增长的原因更为简单直接——性价比。
新款极氪001不仅有额外的功能,还降价3.1万元,起售价达到26.9万元。 同时推出极氪007,起售价20.99万元。 全系列标配800V架构。
小鹏汽车推出了起售价19.99万的G6和全系标配后轮转向的X9,起售价35.98万,并逐步将P7起售价降至20.99万。
Avita不仅推出了起售价26.58万的Avita 12,还将Avita 11的起售价下调至25万的水平。
智机还推出了起步价较低的LS7和LS6,并将智机L7的售价再下调了3.89万元,较2022年上市时的起步价累计降低了10.89万元。
增量不涨价几乎成为今年纯电动车企的唯一选择。
03
陷入重围,特斯拉地位岌岌可危
市场动荡中,特斯拉“全球最强电动汽车公司”的地位也受到了挑战。
早在2021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就达到56.29万辆,超越势头强劲的特斯拉。
不过,长期以来,特斯拉仍被视为全球实力最强的电动汽车公司,比亚迪位居第二。
核心原因是比亚迪的纯电动销量不如特斯拉。 其次,比亚迪的盈利能力不如特斯拉。 成交量大但价格不坚挺。 最后,比亚迪的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能力不如特斯拉。
凭借上述优势,特斯拉在销量落后比亚迪后,连续三年成为“全球最强电动汽车公司”。 然而,经过一年的价格战,特斯拉的领先地位开始岌岌可危。
2023年第四季度,比亚迪纯电动销量52.64万辆,超越特斯拉的49.5万辆,成为全球第一。
尽管特斯拉在2024年第一季度重新夺回了全球纯电动销量冠军的位置,但整体销量却出现了下滑。
此外,毛利率的变化也暴露出特斯拉的下滑。
2021年和2022年,比亚迪汽车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6.7%和20.4%,远远落后于特斯拉的26.5%和26.2%。 2023年,比亚迪的毛利率攀升至23.0%,而特斯拉则下降至17.1%。
毛利率的变化表明,比亚迪的降价扩大了销量,从而通过规模效应降低了生产成本,而特斯拉的降价却未能达到这一效果。
毛利率和销量的双下滑,意味着特斯拉在价格战中降价的空间已经不大。
更糟糕的是,特斯拉在其最擅长的技术方面也面临着挑战。
无论是尺寸、续航、加速还是充电速度,中国都涌现出不少超越特斯拉的车企。 发布会上特斯拉频频被车企对标也证明了这一点。
目前,特斯拉的核心优势只有自动驾驶。
但由于数据安全问题,特斯拉FSD短期内看不到进入中国的可能性。 在国内车企在城市地区快速推进NOA的时候,特斯拉的EAP在国内已经彻底跌出了第一梯队。 随着消费者对智能驾驶功能的接受度逐渐提高,不带FSD的残版特斯拉在中国的销量必将进一步下滑。
无论是销量、盈利能力还是产品力,特斯拉在中国都已经到了拐点。
特斯拉目前最好的策略可能是跟随中国市场的技术内卷化,确保自己第一科技公司的地位。 虽然短期内会损失毛利率,但业绩的大幅提升可以让特斯拉保住全球纯电动销量第一的位置。 一的状态。
如果特斯拉在更新产品之前销量继续下滑,势必对其品牌力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4月15日,特斯拉宣布裁员消息,10%员工面临裁员风险,预计影响1.4万人。 特斯拉这条引入中国市场的鲶鱼,再次走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
特斯拉面临的危机最终将波及中国汽车市场的所有车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