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到2024年:低估比亚迪的肖尔茨、大众和马斯克
1978年11月的一天,一名身穿中山装的中国男子出现在德国沃尔夫斯堡大众汽车总部门口。 他对门口的保安说:请帮我联系大众汽车的负责人。 我想和他谈谈。 跟他说话。 保安询问来访者是谁,中国男子回答:我是中国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周子健。 当时,中国刚刚被美国通用集团拒绝,急于寻找新的合作伙伴。
4月14日,肖尔茨抵达重庆。 来源:新加坡《海峡时报》
46年后的2024年4月14日,德国总理肖尔茨抵达重庆开始访华。 这是肖尔茨就任总理后第二次访华,也是今年首位访华的西方大国领导人。 大众、奔驰、宝马等德国企业代表经过激烈角逐,获得了与肖尔茨一起访华的门票。 此刻,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反超其他国家,比亚迪也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
刚刚离开中国的美国财长耶伦正在中国散布所谓“产能过剩”论,特别是在新能源领域。 半个世纪过去了,历史似乎也到了类似的转折点。 然而,中德美三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
美国通用汽车46年前错失的机会被德国大众抓住了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希望在汽车领域引进新技术。 首先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进行谈判。 但当时通用汽车的大部分董事都认为中国技术落后,对汽车市场没有基本概念。 尽管双方多次协商,但最终通用汽车放弃了首次进入中国个人乘用车市场的机会。 不过,在与通用汽车集团谈判的过程中,中国学到了一个新的理念和商业模式,那就是合资企业。 通用汽车表示,合资就像“婚姻”。 中国的市场和劳动力加上外国的资本和技术,这种美国人发明的商业模式在改革开放后在中国市场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
美国通用汽车生产线。 来源:《华尔街日报》
既然通用汽车做不到,那就需要寻找其他合作伙伴。 1978年,时任中国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周子健率团赴欧洲考察。 当时,中国人唯一知道的德国汽车品牌就是奔驰,代表团的目的地是奔驰总部斯图加特。 然而抵达德国后,考察组发现街上的奔驰车并不多。 相反,大众高尔夫和甲壳虫最受欢迎,因此考察组临时决定从斯图加特乘坐火车前往沃尔夫斯堡。
当天,大众汽车总部总监威尔特·P·施密特博士得知中国部长来访后感到非常惊讶。 他和大众集团当时做出了影响深远且准确的判断。 他们相信中国将成为影响全球格局的巨大市场。 即使在当时,中国的人均汽车保有量也不如非洲的尼日利亚。
德国沃尔夫斯堡大众汽车城公园 图片来源:网络
中德两国很快达成了合作意向,但实际成立合资公司却花了六年时间。 在此期间,出现了第二次石油危机等国际环境造成的金融困难,以及跨境、跨体系的问题。 、跨文化合作面临的种种考验。
德国大众集团给出的最明智的方案包括两个:一是“外汇平衡”。 当时中国出口的商品很少,外汇也很匮乏。 从德国进口设备和雇用外国员工需要使用美元或德国元。 马克,如果生产的汽车仍然在中国销售,就不会产生外汇,因此合资企业很可能面临外汇短缺的情况。
其次,大众集团提出,除了合资汽车工厂外,还建设一个发动机工厂,并将这个发动机工厂纳入大众集团的全球采购体系。 通俗地说,就是有机会把花掉的外汇赚回来。 二是致力于零部件本地化生产,在双方合作8年内实现零部件生产80%至90%的本地化。 这将带动中国汽车产业链的发展。
1984年10月,机械行业第一家中德合资企业——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合作协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 这也是大众汽车集团历史上的第一家合资企业。
1987年,上海大众开始生产桑塔纳轿车。资料来源:互联网
中德合作经验仍有现实意义
时任上海大众德方最高负责人马丁·波斯特后来写了一本回忆录,描述了上海大众创办的波澜壮阔的经历。 细节非常感人。 为向中方展示大众集团作为全球性企业集团的优势,率中国代表团前往巴西、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参观大众集团工厂。 在参观巴西工厂时,中国人放弃了德国推荐的较为豪华的车型,转而选择了“桑塔纳”。 “作为上海大众生产的第一款汽车,这款车型省油、便宜、安全。
马丁·波斯特(Posth)资料图
上海大众早期汽车的生产实际上是组装。 所有零件均来自德国。 一辆桑塔纳大约有 5,200 个零件。 它们需要在德国沃尔夫斯堡包装,运到汉堡,然后用集装箱运到上海。 。 当时,零件经常找不到,而通过空运更换丢失零件的成本非常高。 为此,上海大众专门前往日本工厂,学习日本人如何包装和运输汽车零部件。
当时中德的合作理念是,既不拘泥德国传统,也不拘泥中国传统,把合资企业的发展和利益放在第一位,双方都虚心学习周边国家的先进经验。世界。 宽容,无论是对美国、对日本还是对巴西,我想这就是全球化的魅力。 现在回想起来,这个理念对于现实仍然具有启发意义。
上海大众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而成长,成为时代的记忆和传奇。 大众集团的“桑塔纳”轿车是很多中国人对轿车尤其是私家车的第一印象。 这款车也是中国市场上销售时间最长的汽车,从1984年到2012年。2012年之后,“桑塔纳”这个名字也被挪用为新车型,并将继续销售到2022年。
马丁·波斯特在回忆录中写道:那时,一切才刚刚开始。 1985年,中国120多家汽车厂每年只生产25万辆机动车,其中轿车仅6000辆,而上海这个拥有1100万人口的大城市只有3个公共加油站。
历史辜负了人民的远见、诚意和努力,中国市场更不辜负。 目前,中国市场约占大众汽车全球汽车销量的50%。 据媒体报道,通用汽车集团后来多次被问到是否后悔当时放弃了来自中国的合作邀请。 GM从未直接回答。
马斯克的误判与德国公众的“恐惧”
2011年底,在一个电视节目中,自豪的马斯克被问到他对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可能对特斯拉的挑战有何看法。 马斯克微笑着说道:“你见过他们的车吗?我觉得不是特别吸引人,技术也不是很强。比亚迪作为一家公司,在当地市场也面临着相当严重的问题。”
十年后,比亚迪摘走了特斯拉的桂冠,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
来源:互联网
这一次,中国仍然离不开向欧美国家学习。 英国媒体称,比亚迪早年曾为西门子、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生产手机电池等零部件,吸取了很多经验和教训,从而发展了自己的内功。 除非绝对必要,比亚迪不会将硬件生产交给其他公司,但轮胎和挡风玻璃除外。 因此,比亚迪可以“近乎残酷地控制成本”。
这一次,德国企业和美国企业对于比亚迪的态度依然不同。 美国媒体称,虽然马斯克早年曾嘲讽过比亚迪,但比亚迪早在几年前就已经进入了一些汽车公司高管的视线。 2021年,时任大众CEO赫伯特·迪斯对媒体表示:大众最害怕的是比亚迪。
赫伯特·迪斯 ( Dees) 档案照片(左三) 图片来源:《华尔街日报》
在美国大搞国际对抗、高举贸易保护主义大旗之际,德国车企依然坚持发出自己的声音。 面对欧盟委员会对中国车企的调查以及想要提高进口关税的限制措施,梅赛德斯-奔驰首席执行官奥拉卡呼吁降低对中国汽车的关税,称“保护主义已经走上歧途”,从长远来看运行来看,来自中国的竞争加剧将有助于欧洲汽车制造商生产出更多好的汽车。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历史是一堆灰烬,但灰烬深处却残留着温暖。 今天这个角落的选择,中国、德国、美国都可以从历史中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