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无人车赚钱,从武汉开始
尽管无人车还存在很多不完美的地方,不可否认在部分城市,它们已经成为了人们出行的一部分。
在武汉,百度Apollo萝卜快跑无人车足迹已遍布三镇核心区,服务面积超3000平方公里,覆盖770万人口,运营场景包括繁忙的机场接驳和跨江通行,每天助力近万名乘客出行。
萝卜快跑武汉运营区域,图片来源:盖世汽车
而在全国范围内,萝卜快跑累计已完成超过600万次出行服务,其中包括部分收费订单。过去两年,百度已先后在北京、重庆、武汉等多地开启了无人车收费运营。换言之,百度已经开始通过无人车“赚钱”了。
尤其在武汉,伴随着无人车运营规模和服务效率持续提升,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萝卜快跑已非常接近盈亏平衡“临界点”,预计2024年底将在武汉实现收支平衡,2025年全面进入盈利期。
图片来源: 百度Apollo
为加速这一进程,百度Apollo于日前正式推出了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车——颐驰06,并同步开启交付。该车由百度Apollo与江铃新能源联合研发,最大亮点是售价只有20.46 万元,相较于第五代无人车成本下降了60%。
按照百度Apollo规划,首批交付的颐驰06将从即刻起在武汉投入使用,年内力争完成千台部署,助力萝卜快跑武汉“样板工程”加速实现商业模式正向循环。
百度无人车的“挣钱”逻辑
以2013年作为起点,百度迄今已深耕无人车领域11年,共推出6代无人车。其中:
第一代无人车于2013年推出,由宝马3系GT改装而来;
第二代无人车基于奇瑞EQ、比亚迪EV300和北汽EU260三款车型打造,2016年正式上路测试;
第三代无人车改装自林肯MKZ,并首次用禾赛的激光雷达替代了Velodyne昂贵的64线激光雷达,计算单元则升级为自研的hw3.0,以降低成本。
第四代无人车由百度与一汽共同研发定制,于2018年11月正式发布。也正是从这一代开始,百度迈入了自动驾驶前装量产时代,告别后装改装。
2021年6月,百度Apollo发布与极狐汽车联合研发的第五代无人车——Apollo Moon,该车基于北汽极狐阿尔法T纯电车型定制而成,成本价48万,这也是百度首次公布无人车成本。此后,百度Apollo Moon还相继与广汽埃安、威马合作,推出了基于广汽Aion-LX、威马W6打造的新一代量产无人车。
图片来源:盖世汽车
可以看出,百度Apollo 无人车大幅降本背后,很重要的驱动力是,整车和自动驾驶套件成本在持续下降,包括由激光雷达等传感器价格下探带来的降本。
“原来的无人车,可能自动驾驶套件成本比整车成本还高,但现在由于传感器价格也在不断往下走,两者基本可以达到持平状态,甚至套件成本更低。”百度汽车机器人部总经理尹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比如早期,百度Apollo 无人车所搭载的64线激光雷达,成本高达50万元。但近两年,得益于本土激光雷达厂商的快速崛起,使得激光雷达成本不断下探成为可能,目前头部厂商已经瞄准“千元级”激光雷达,争相开展下一代产品研发。
在此过程中,激光雷达等核心技术性能持续提升,搭载数量不断减少,也是百度Apollo 无人车降本的关键动力。百度Apollo的目标是,每一代全新无人车的推出,要做到成本降低一半,但能力提升10倍。
图片来源: 百度Apollo
对于最新第六代无人车,为充分满足无人驾驶运行的高安全要求,百度Apollo据称设计了10重安全冗余,覆盖7类40个传感器的感知冗余、双AI模型+多核芯片+1200Tops算力的计算冗余、高精度定位冗余、转向冗余、制动冗余、驻车冗余、网络冗余、热管理冗余、5G冗余和电源冗余,以及6重MRC安全策略。
当然,百度要想真正通过无人车赚到钱,整车成本降低只是第一步。
聚焦无人车,一个完整的商业闭环需要成本侧与收入侧双管齐下。其中成本侧,除了整车成本,其实还包括营运成本、服务成本,因为这些最终都会反映在无人车的成本支出上。
为降低无人车的营运成本,百度Apollo构建了强大的无人车自动运营网络,可以实现无人车全生命周期的服务自动化,包括云端一键下发指令自动唤醒车辆、车辆自检、自动出车、自动调度运营区域、自动入库等,全程无需人工介入。
据了解,每辆无人车从唤醒到自动出库,整个过程不超过60秒。
其中百度第六代无人车,甚至还采用了换电模式,支持无人车根据服务状态、位置信息、电量情况等,被自动调度到换电站换电。
“换电模式有两个好处:既节约人力,又提升了效率,因为不再需要人工插拔充电枪。而从效率来讲,过去通过充电桩补能,无人车来回充一次电至少得半个小时,但换电3分钟就够了,能大幅提升运营效率。”据百度自动驾驶业务部总经理陈卓指出。
运营效率提升,意味着单位时间内可以提供更多的用户服务,进而实现服务成本下降。
但能力、服务体系都准备好了,没有需求也不行。
目前来看,要实现可持续的无人车商业运营,有两个核心点:第一,有更多的需求进来,第二,更多需求进来的时候能够接得住。这必然需要更大的营运面积,从源头释放更多的用户需求,才能创造更多可能。
图片来源: 百度Apollo
所以,百度Apollo选择在武汉开放全域无人车运营。
“目前,Robotaxi比拼的是安全、规模和效率,做Robotaxi,一定需要技术、产品和运营三方联动,才能把这个事情做好,只做技术demo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从今往后,只做固定路线的测试,只做几辆车、几十辆车的小范围运营,都不能叫Robotaxi。”陈卓认为。
“武汉模式”能否复制?
得益于覆盖范围、运营规模和效率的持续提升,萝卜快跑的营收正在大幅提升。
图片来源: 百度Apollo
“2023年初,我们运营规模还比较小,每辆车跑一天都要亏不少钱。到今年年初,随着时空覆盖和运营效率大幅提升,萝卜快跑营收增长9倍,但亏损减少了一多半。”陈卓表示。
接下来,伴随着千台第六代无人车陆续投入使用,其预计萝卜快跑的营收增长速度会更快,到2024年底有望在武汉实现收支平衡,2025年全面进入盈利期。
但萝卜快跑要打造真正可持续造血、健康的商业模式,仅靠武汉一座城市显然不现实。如何将“武汉模式”快速复制到国内其他城市,从单一城市盈利,迈向整体业务全面盈利,是萝卜快跑接下来需要面对的问题。
对此,百度Apollo已经明确表态:后续会继续落地更多城市,将武汉的成功经验快速复制。
“大家如果有留意的话,最近有非常多的城市已经宣布全市全域开放无人车运行,再综合我们的选择判断,以及各个城市政策的突破情况,后续我们会有更多的城市陆续落地,相信大家很快就能看到。”谈及后续的开城规划,陈卓表示。
不过,尽管百度Apollo的无人车在武汉已经取得了不错运营成果,实际要在其他城市复制武汉的路径,挑战依然不容忽略。
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国内交通场景复杂多变,不同城市全域部署,会带来很多不同的场景需求。甚至包括最稀疏平常的红绿灯设置,不同城市也各不相同。
图片来源:盖世汽车
为应对此类问题,持续提升系统的鲁棒性,百度Apollo正积极引入大模型,并于此次活动重磅发布了全球首个支持L4级自动驾驶的大模型Apollo ADFM(Autonomous Driving Foundation Model)。
根据现场介绍,Apollo ADFM由多模感知大模型和多源规划大模型两个核心部分组成。其中感知大模型通过视觉和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多模感知融合,具备更精准的超长尾场景检测能力,和高阶场景语义理解能力。而规划大模型,基于对大量人驾数据的训练学习,正在实现从拟人到超越人的跃升,逐步形成在强交互场景更完善的安全处理能力,以及预判和规避潜在风险的能力。
据了解,正是得益于自动驾驶大模型的应用实践,百度萝卜快跑才得以攻克武汉复杂的道路场景,实现全域、全时空场景覆盖,为近半数的武汉市民提供便捷无人化出行服务。
“未来,随着我们整体运营规模越来越大,无人车见过的场景越来越多,不会开的场景会越来越少,相应‘开城’速度会越来越快。”百度自动驾驶技术部总经理徐宝强表示。而这里面,底层正是依靠大模型能力,持续进行AI泛化,使系统能够广泛适配各种不同的场景。
当然,徐宝强也坦言,在不同城市仍然会有一些新的场景、新的特征出现,但随着系统能力不断强化,技术日趋成熟,需要攻克的新工况、新场景正越来越少。
图片来源: 百度Apollo
“以自动驾驶大模型为基础,我们已经完全具备了城市级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所需的技术能力。面对一座新的城市,完成全域全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准备仅需半年时间。未来,这个验证时间还将进一步缩短。”谈及接下来的开城速度,徐宝强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百度Apollo正在提速无人车商业化运营,近日特斯拉也预告将在今年8月8日发布Robotaxi,同时特斯拉FSD入华据悉也已提上日程。
对此,本次活动上百度集团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裁王云鹏也进行了表态:“我们对此特别期待,也非常欢迎。”
不过,他同时也“友情提醒“特斯拉:“‘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在中国复杂的道路场景下做Robotaxi 真心不容易。比如在武汉,特斯拉想要做到当前百度的全无人运营水平,还是需要挺长时间,少则3年、多则5载,如果不信可以先来武汉跑一跑。”
确实,在运营无人车这件事情上,没有谁比百度更有发言权。
但,也就是这样一条过去很多人认为根本不可能走通的路,在百度Apollo 多年的努力与坚持下,已经迎来曙光初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