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北京车展即将到来之际,余承东再次来到合肥,瞬间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毫无疑问,这标志着江汽集团和华为的智选车&鸿蒙智行合作进入新阶段。那么,华为为何要选择江汽集团做华系最高端智能车?此举是否预示着华为“第四界”即将揭开神秘面纱呢?

【快速建设中的江淮高端新能源汽车基地外景】

要回答这个疑问,先要从合肥谈起。从5条马路,到近1000万常住人口、1.27万亿GDP,“合肥速度”令人刮目相看,被誉为“最强风投城市”。一路开挂的背后,是合肥长期坚持实施“工业立市、制造强市”战略结出的硕果。

随着汽车新四化的发展,智能新能源汽车是全球大势所趋,将为城市发展带来巨大价值与想象空间。合肥乃至安徽的“豪赌”还在继续,那就是把汽车产业作为“首位产业”,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强省。

拥有江汽集团、蔚来汽车、大众汽车、比亚迪、长安汽车、安凯汽车等整车企业的合肥,汽车产业集群逐渐完善,加上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这为华为在此大展拳脚奠定了基础。智电车讯认为,江汽集团与华为也将优势互补、扬长避短,成为智选车&鸿蒙智行的最佳典范,最终实现互利共赢。

时间回溯到2019年5月,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正式成立,定位是“不造车,帮助车企造好车、卖好车”,对外有三种商业模式:Tier1(传统零部件供应商模式)、HI模式(Huawei Inside 模式)、智选车模式。通过多年的摸索,华为想做的绝不是Tier1,起码是HI模式,更倾向智选车&鸿蒙智行模式,成为汽车行业中的“谷歌”。

究其原因,HI模式和智选车&鸿蒙智行模式和车企的合作大相径庭:前者和车企共同定义、联合开发,使用华为的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目前有北汽极狐、长安阿维塔、广汽、岚图汽车等合作伙伴;后者则由华为主导,深度参与产品定义和整车设计以及渠道销售,赛力斯、奇瑞、北汽等汽车厂商只需要制造“躯体”,模式足够精,市场足够广。

显然,智选车&鸿蒙智行模式并不代表相对传统的汽车厂商被迫沦为了“代工厂”,而是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与华为一起真正造好车!目前,华为正在不断扩大鸿蒙智行的朋友圈,将优先选择研发实力和制造能力相对较强但亟需转型升级的制造厂商。今年是江汽集团成立60周年,选择江汽集团做最高端智能车无疑是华为最佳的选择,其60年积淀的研发实力和制造能力,以及从上到下坚定智电转型的心声,能为智选车合作提供最坚强的支撑。

【1990年,江汽员工自发顶着烈日清理砖块再利用】

从1964年诞生至今,江汽集团经历了多次艰难而又复杂的自我变革,以及主动积极、勇于自我重塑的求变求新,形成了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令行禁止以及学习创新的“新红军精神”。这是顺应时代大浪淘沙之下的历久弥新,也是江汽集团的发展之魂。特别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江汽人为了“活下去”,做过零部件,也做过沙发,甚至是老鼠夹子,还自发顶着烈日清理砖块再利用……

随后,江汽集团开启二次创业,坚持振兴民族汽车工业,坚持自力更生滚动发展,坚持乘商并举、传统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共进,逐渐走出困境,发展成为中国产品线最全的综合型汽车集团,创造出业界瞩目的“江汽速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江汽集团早在2002年便开始探索,产销量一度和比亚迪不相上下,并领先特斯拉,且主要面向C端私人消费者。

如今,汽车“新四化”变革进一步深化,真正的智能汽车将把车、路、城、人等无缝连接起来。因此,汽车产业的竞争要素已由单一的产品和服务,拓展到人才、资本、数据、生态等全领域的竞争。在“快”的时代要“慢”下来,坚定向全球智能汽车领导者转型的江汽集团,先做自己最擅长的事,但从纯粹的生产代工转向智选车&鸿蒙智行合作,是非常明智的战略选择。

实事求是的讲,从去年4月发布“以智能领导智能”的全新品牌战略至今,江汽集团战略清晰、步伐稳健,已开启全新向上周期。顺应汽车“新四化”的大变局,产业扶持+科技公司+传统车企的深度合作,将是进军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绝佳路径。安徽合肥支持,江汽集团筑基,华为鸿蒙塑魂,“第四界”未来可期!

编后语

事实上,江汽集团与华为的智选车合作是全新的、平台化的,从目前公开的资料来看至少包含了两个新能源专属平台,分别是DE平台和X6平台。除了首款基于X6平台的中大型 MPV外,后续车型已经在谋划启动。近日,基于新平台的江淮高端新能源汽车基地厂房建设已顺利封顶,工厂各单体车间机电安装已收尾并进入到调试阶段,工艺设备正陆续进场安装,室外正在开展绿化施工,项目竣工在即。在此关键节点,余承东再访合肥,或将为“第四界”的推出锚定蓝图。小编在此大胆猜测,基于X6 平台打造的中大型MPV,会不会亮相一周后的北京车展呢?

【本文结束】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快科技

责任编辑: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