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eds丨小米又投了一家智能底盘公司

盖世汽车Seeds报道,近日,智能底盘公司域磐科技接连完成种子及天使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近1亿元。其中,种子轮融资由陆石投资领投,清流资本、西木投资及其他投资方跟投;天使轮融资由小米战投领投,顺为资本及老股东陆石投资跟投。此次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产线投建、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域磐科技天使轮融资中出现了小米的身影。

当前,小米汽车绝对是“流量之王”,一举一动都是业内瞩目的焦点。其三年磨一剑,小米SU7一经开卖,不到半个小时大定5万辆,创造了一番奇迹。这背后,营销实力、研发投入与技术储备缺一不可。尤其是谈到小米汽车的整个产业链布局,对投资的深谋远虑或也可称为是其造车路上的关键一招。

Seeds丨小米又投了一家智能底盘公司

图片来源:小米汽车

小米集团对汽车业务的布局早于2018年就已开始,不过,一直以来,以小米集团、小米长江产业基金、顺为资本等为核心投资主体,小米对外主要围绕各类智能化的消费电子产品为主,而随着小米造车业务的推进,投资的主要赛道才进一步来到汽车产业链上下游。

总体上,小米在汽车领域投资及自研主要集中在电动化、智能化等核心环节。作为较晚一批入局跨界造车的代表,小米汽车开局直接就进入到了新能源汽车的“下半场”——汽车智能化的角逐比拼硝烟愈加弥漫。也因此,在小米汽车SU7第一次正式亮相之时,雷军就反复强调智能化能力。

雷军彼时谈到,智能电动汽车本质上就是“汽车×电动×智能”。过去十年,行业已经解决了电动化问题,未来十年,将是智能化的十年,“智能是汽车的灵魂,智能化将成为这个时代的决胜点”。

这一点也明显体现在小米对汽车产业链的布局脉络中。通过投资产业链初创企业,深度聚焦核心技术,或自研或与供应链企业深化合作,小米逐渐构建起了一个覆盖智能汽车全产业链的生态系统。包括上至电池材料、半导体等相关领域,中游覆盖电动化系统零部件、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系统等核心环节,下游汽车后服务市场小米也已布局。

根据公开数据,自2021年9月以来,小米集团和顺为资本累积投资了近50家汽车领域内的企业,涵盖车规级芯片、激光雷达、智驾软件解决方案、线控执行器、动力电池和电池原材料等领域。

此次对初创企业域磐科技天使轮的投资,也可以看到小米汽车对智能底盘这一细分领域的加码。随着智能电动汽车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底盘系统作为关键的执行部件正迎来深刻的智能化技术变革。

资料显示,域磐科技正式成立于2023年4月,聚焦汽车智能底盘核心控制技术,致力于提供高安全的底盘执行系统和全域稳定的智能控制方案。

Seeds丨小米又投了一家智能底盘公司

图片来源:顺为资本

尽管成立仅一年之久,但据悉该公司核心团队在汽车零部件方面经验丰富,拥有千万辆级别的量产经验。团队平均工作年龄在12年以上,70% 是硕博士学历。其中,域磐科技的公司创始人张小乐毕业于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拥有头部主机厂、国际Tier 1等二十年底盘技术研发、产品规划和工厂建设与制造全产业链条的工作经验。

张小乐认为,智能底盘最核心的要求就是安全、稳定,最佳的稳定方案就是以整体四轮为全局控制的对象,基于车辆动力学模型实现底盘的全域稳定。在常见的通过制动系统控制车辆稳定性的基础上,域磐科技通过增加四轮转向系统及主动悬架系统的联合作用,大幅提升车辆的动态稳定性。

Seeds丨小米又投了一家智能底盘公司

图片来源: 顺为资本

目前,该公司已经首发创新产品——后轮转向系统,并完成后轮转向系统RWS的验证试验及整车路试。在业务布局方面,域磐科技布局了线控转向和主动悬架两个增量赛道,通过底盘XYZ三个方向的融合控制,实现四轮全域的动态稳定。

同时,域磐科技的线控转向、主动悬架样品也已上车验证,并已完成IATF 16949、ISO 14001 和ISO 45001三大体系认证,建成研发、生产、质量及供应链管理等全体系流程。

在产业化方面,域磐科技集研发和制造一体的产业化基地已经投入运营,可以辐射京、沪两大汽车产业带。据透露,该公司年产20 万台的高科技智能生产线已经建成,同时还拥有超过3,000 平米的研发试验室和研发办公室。

本次融资的完成,将进一步加速域磐科技产品的量产进度。

关于《Seeds 发现》:

盖世汽车《Seeds 发现》栏目,旨在打造一个链接初创企业、产业链生态合作伙伴以及投资机构、地方政府的服务平台,为产业链上下游深度赋能。该栏目自启动以来,一直致力于发掘智能电动汽车变革大潮中对行业具有重要启发和引领作用的好公司、好技术、好的商业模式,推动汽车产业创新力量的成长。

据盖世汽车统计,经《Seeds 发现》栏目报道过的初创公司,几乎所有都已经成功对接了产业链生态资源。未来,随着智能化和电气化的快速发展,赋予汽车无限想象的同时,不断重塑汽车产业链,《Seeds 发现》栏目将继续聚焦“风口”赛道,持续为产业创新力量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