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MEGA理想相遇后,王兴再次纷纷减持。

3月26日至28日,王兴连续三天减持理想,共套现约5.03亿港元。

截至目前,王兴近两年已四次减持理想,套现总计约14.45亿港元。 其中,只有2023年9月才算“高额套现”。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乱世”之际,李想也在积极改变,试图带领理想“走出低谷”。

继3月21日发出《反思MEGA》全员信后,李想于4月3日再次发布全员公告,宣布启动矩阵组织2.0升级,同时调整多个部门组织架构。

两年内四次减持后,王兴收回了55%的资金。

王兴被称为理想与李想的“关键人物”。 他多次向理想注资,扭转了理想当时面临的不利局面。

2019年8月,理想完成5.3亿美元C轮融资,王兴个人投资2.85亿美元,美团旗下龙珠资本投资1500万美元。 此后,美团投资5亿美元领投理想D轮融资。

2020年7月理想赴美上市时,王兴和美团继续作为基石投资者参与投资。 美团认购3亿美元,王兴认购3000万美元。 2020年12月,理想增发4700万股ADS,王兴再次参与认购2000万美元。

截至目前,美团和王兴已向理想投资11.5亿美元。 其中,王兴的个人投资约为3.35亿美元。 作为理想非执行董事,他总共控制着公司约22.87%的股份。

此外,王兴还频频为理想“摇旗呐喊”。 他多次在社交平台上为理想“带货”,并表示理想上市后市值将突破千亿美元。 从他在社交平台上的言论来看,他非常看好中国电动汽车企业的发展,更看好理想。

2020年7月和2021年8月,理想在美国纳斯达克和香港联交所上市。 尽管市值尚未达到1000亿美元,但理想投资仍然给王兴带来了丰厚的财务回报。

随着理想业务逐渐成熟,王兴适当减持退出也是合理选择。

王兴于2022年3月开始理想第一轮减持,套现约2.11亿港元:套现美股2137.64万美元,均价约27.30美元至27.81美元; 4,366.68万港元套现于港股,每股价格约107.85港元。 。

时间来到2023年3月,距离2022年10月理想股价触及50港元/股的低点,已经过去了近半年理想结果,王兴十天内九次减持理想:持有港股约3.1亿港元,持有美股约1407.26万美元,合计约4.2亿港元。

2023年9月,王兴连续四天四次减持理想持股:共减持194.79万股,均价约为157.84至160.51港元。 算是一次高水平套现,套现总额约3.11亿港元。

时隔半年,王兴第四次减持理想,这也是近一年来的第三轮减持:共减持416.23万股,减持均价约118.58港元至118.58港元。 122.17美元,共套现约5.03亿港元。

本次减持后,王兴仍持有理想股票3.8亿股,持股比例由21.79%降至21.53%。

此前,理想一直表示王兴减持是“个人行为”,此次也不例外。

理想表示:“近期,王兴在开盘期间出售股票,具体数量以王兴向香港联交所提交的股权声明备案为准。本次买卖股票属于个人行为,交易占他总持股比例很小一部分,不涉及美团持股。

据粗略计算,自2019年理想投资以来,王兴已个人投资3.35亿美元,并四次减持,套现约14.45亿港元。 也就是说,王兴已收回超过55%的本金,剩余股份价值约446.5亿港元。

年报炸了,MEGA倒闭了

王兴再次减持理想的决定应该与公司近期的舆论无关。

今年2月,理想刚刚交出了一份堪称“爆炸”的年报:交付新车37.6万辆,是2022年13.3万辆的近三倍,同比增长182.2%。 其中,仅去年第四季度就交付了13.1万辆新车,接近2022年全年。

销量的快速增长自然带动了公司业绩的飙升,尤其是2023年第四季度。理想简直就是“疯狂”。

2023年第四季度,理想营收417.3亿元,同比增长136.4%,净利润57.5亿元,直接贡献全年利润一半,同比同比增长2068.2%。

纵观全年,理想2023年将实现营收1238.5亿元,同比增长173.5%,成为中国首家年营收突破千亿元的新动力车企。

与此同时,理想的净利润也创下历史新高。 2022年,其净亏损为20.3亿元。 一年实现大逆转,净利润高达118.1亿元。

2024年,李想原本被寄予厚望。

从3月份开始,理想逐渐进入新的产品周期,理想MEGA将于2024年3月开始交付。此外,同月,2024款理想L7、理想L8和理想L9也将开始大规模用户交付,理想的“量产车”L6也将于二季度初开始交付。

当时,李想立下了两面旗帜:3月份推出的纯电动MPV MEGA将挑战月销8000辆的目标,4月份推出的L6将挑战月销3万辆的目标。

此外,下半年还将交付三款纯电动产品,标配5C充电。 到年底,理想将形成包括4款增程式车型、4款纯电动车型、共8款车型的产品矩阵,并以此为基础挑战年销量80万辆的目标中国市场奢侈品牌销量第一。

然而,现实并不令人满意。 3月初,理想发布了一款新品——理想MEGA,它的出现一度引起热议。

值得一提的是,4月1日,理想公布了最新的交付数据。 今年3月,理想交付新车28984辆,同比增长39.2%; 今年一季度,共交付新车8.04万辆,同比增长52.9%; 截至3月底,理想累计交付新车28,984辆。

3月份,理想交付表现依然可圈可点,但明显远不及预期。 此前,李想表示,“随着新车型的发布和交付,我们的目标是3月份恢复到5万辆的月交付水平。”

也就是说,李想目标的实际完成率还不到60%。 其中,MEGA遭遇滑铁卢或许是重要原因之一。

根据一份流传的投资者备忘录,理想已将年初 80 万辆汽车的雄心勃勃的年销量目标调整为 56 万至 64 万辆。 理想MEGA 销售指导已从月销量 8,000 辆下调至 2,000 辆。

李想反思理想寻求改变

MEGA遭遇滑铁卢,善于检讨和反思的李想自然反应很快。

3月21日下午,李想发布了一份《如何解决理想汽车目前面临的理想》的内部信,回顾了公司3月份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和解决方案。

信中表示,李响已认真进行自我批评。 没有一家公司的发展总是一帆风顺的,只有认真检讨才能东山再起。 理想MEGA存在节奏问题,错误地将理想MEGA的0到1阶段(商用验证期)视为1到10阶段(快速发展期)。 此外,理想注重销售和自上而下的竞争,让欲望超越了价值。

李响“反思”不到半个月,就为理想开了“良药”。

4月3日,理想向全体员工发布公告,宣布启动矩阵组织2.0升级,并对多个部门组织架构进行调整。

一位接近此次变动的理想人士表示,“这次调整确实与MEGA有关。经过之前的内部审查,公司对用户价值和运营效率考虑得不太清楚,决策执行力度不够,因此,必须通过升级来保持组织敏捷性。”

据悉,此次组织变动主要集中在理想CEO办公部门。 此前,该部门直接向CEO李想汇报,涵盖品牌部、产品部、商务部、战略部、供应部。 调整后,CEO办公室正式更名为“产品与战略组”,更加专注于产品和战略,同时弱化供应链和商业销售职能。

理想表示,本次组织升级是李想3月21日发出内部信后的一次高效、快速的纠正。“实事求是,明知错误即改正”是理想行为准则之一。 经过认真反思和发现问题,公司迅速实施了本次组织架构升级。 聚焦用户价值、提升决策质量和运营效率是本次调整的主要目标。 此次调整的重点是解决价值交付链过长的问题,避免流程过于复杂而降低决策质量和效率。

理想在公告中提到,2024年3月的问题是我们2022年问题的增强版。

2022年第三季度,理想ONE生产和换代周期错了,并且由于同期文杰M5和文杰M7产品的竞争,销量仅2.65万辆,汽车毛利率大幅下降至12% %。 也正是在2022年10月,理想股价跌至每股50港元的历史低点。

李想曾回忆,文杰M7直接瘫痪了理想ONE,“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毫无还手之力”。 因此,代际危机后,理想宣布启动内部矩阵式组织调整。 在李想看来,矩阵式组织的管理模式是他发现最适合理想汽车走向商业成熟的运营模式。 与此同时,理想内部开始全面向华为学习。

随后,理想顺利走出低谷。

此次理想组织架构的全新调整,或许有助于其应对未来更多产品的同步运营。 公司能否像上次那样“再次成功”,或许还要到4月份才能见分晓。

本月,理想“量产车”L6将在北京车展期间亮相,另外三款纯电动车型也将陆续推出。 届时,理想将同时销售8款车型。

这自然会考验理想用户运营能力、资源动员能力和内部协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