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崛起:比亚迪领衔,长城、吉利紧随其后,SUV 新能源变革加速
自主品牌逐步超越合资品牌的趋势引发了广泛关注。
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的报告,今年上半年,汽车行业营业收入增长超过8%,净利润增长超过20%。其中,比亚迪、吉利汽车、长城汽车和赛力斯等中国主流车企均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双增长,而合资车企如上汽集团和广汽集团的业绩则出现下滑。
在单车利润方面,易车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排行榜显示,长城、吉利、理想、比亚迪和赛力斯等企业位列前十。尽管比亚迪在净利润和销量上稳居榜首,其单车利润却位列第四,约8500元,低于长城和吉利。这一差异主要源于比亚迪高额的技术研发投入。
比亚迪的研发支出不仅提升了自身竞争力,也推动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技术普及。
推动SUV新能源变革
9月23日,比亚迪正式推出了海狮05DM-i和第二代宋Pro DM-i两款车型,均以11.28万元的起售价亮相。比亚迪海洋网总经理张卓与王朝网总经理路天齐共同宣布这一价格,旨在加速推动SUV市场的新能源变革,彰显了比亚迪在科技创新与技术普惠方面的决心,进一步引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据了解,这两款新车专为满足中国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而设计,搭载了第五代DM技术,优化了能耗,达到了46.06%的发动机热效率、3.79L的超低百公里亏电油耗以及的综合续航,实测数据显示,其亏电油耗甚至低于摩托车。
自2022年以来,比亚迪已连续蝉联A级SUV销量冠军,海狮05DM-i与宋Pro DM-i的上市进一步丰富了其产品线,巩固了在A级SUV市场的领先地位。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比亚迪之所以能够迅速推动SUV市场的新能源变革,与其市场认可度密切相关。
今年1至8月,比亚迪的累计销量达到232.8万辆,同比增长29.9%。根据易车的数据,比亚迪7月销量跃升至全球第三,仅次于丰田和大众;而的数据显示,第二季度其销量已超越本田,成为全球第七大车企。今年上半年,比亚迪在中国市场累计销售新能源汽车161.3万辆,继续保持销量冠军。
销量的增长也推动了比亚迪的经济规模化效应,增强了其研发投入。自2011年以来,比亚迪在14年内有13年研发投入高于净利润。今年上半年,研发投入高达202亿元,同比增长42%,超过同期净利润66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在A股5300多家上市公司中,比亚迪在2024年上半年的研发费用排名领先,成为A股的“研发之王”,其投入甚至高于特斯拉的161亿元。
截至今年上半年,比亚迪的累计研发投入已接近1500亿元,技术人才不断积累,目前其90万名员工中,技术研发人员接近11万人,使其成为全球研发人员最多的车企。
自主品牌发展迅猛
回顾今年比亚迪的技术发展历程,作为行业内首个提出“油电同价”理念的汽车企业,比亚迪今年年初推出的一系列荣耀版车型,再次实现了“电比油低”的目标。例如,售价7.98万元的秦PLUS和12.98万元的宋PLUS,对传统合资品牌的燃油车造成了显著冲击。
到年中,比亚迪发布的第五代DM技术如同催化剂,进一步加速了汽车市场向电动化的转型。
五矿证券的研报指出,比亚迪基于这一新技术推出的新一代插混整车平台,解决了第四代DM-i的遗留问题。媒体实测数据显示,最长续航可达,极具营销价值。同时,2.9L的油耗进一步降低了使用成本,缩小了与纯电动车的差距,推动了价格和产品力的双重优势。预计随着消费者对插混车型认可度的提升,第五代DM技术将加速插混车型对燃油车的替代,成为新能源汽车增长的主力。
通过垂直整合战略下的技术创新,比亚迪不断优化产品设计,实现了企业利润、市场规模和产品价格之间的稳定平衡,推动了长期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时至今日,自主品牌发展势头依然迅猛。乘联会数据显示,8月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达到63.4%,创历史新高。以比亚迪为代表的自主品牌正在打破合资品牌的垄断格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是其销量攀升的重要原因。今年7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的市场占有率首次单月突破50%,达到51.1%,8月进一步提升至53.9%。
比亚迪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技术创新始终是比亚迪的核心驱动力。从刀片电池、DM技术到云辇和易四方,比亚迪凭借这些全球首创的颠覆性技术,打造了众多标杆产品,为用户带来了超乎想象的体验,并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